• 父亲的魅力

    父亲的魅力

    父亲的魅力,孩子,心理,儿童,妈妈,好处,教育,要孩子,传播,  父亲的教育方式与母亲全然两样。一些刚入学的学童普遍反映,每次考试结束后,母亲关心的往往是分数,是孩子在班里的名次,父母关心的则是孩子的考试水平,有没有受到紧张心理的影响。孩子考得不理想时,母亲的常见反应是要孩子缩减游戏活动时间,将精力更多地投入到功课上,父亲则建议孩子暂时通过游戏和远足来释放自己的沮丧心理。后一种建 议往往摸准了孩子在功课高压下孤独的心理,从而使孩子第一次萌生了与父亲接近的自觉。 ?...

    2023-11-22
  • 培养幼儿的意志,防止执拗

    培养幼儿的意志,防止执拗

    培养幼儿的意志,防止执拗,孩子,时间,心理,姿势,玩具,方法,坏毛病,培养孩子,  意志是人根据预定的某种目的去行动,并用自觉态度克服困难的一种心理过程.儿童从初生到两岁期间已有了意志行动的萌芽,随着言语调节作用日益增长,幼儿的意志有了新的发展.比如听说要给邻居家的老人送些新鲜蔬菜,他们总是乐得合不拢嘴,甚至能暂时放下手中的玩具,顶着瓢泼大雨,,高高兴兴地送去.这说明,幼儿的行动已有了良好的动机与目的,并能克服一些困难,去实现这一目的.然而,幼儿行动的目的性及坚持...

    2023-11-22
  • 一开始就培养小儿养成好习惯

    一开始就培养小儿养成好习惯

    一开始就培养小儿养成好习惯,孩子,饭前,动力,小儿,三岁,标准,时候,心理,  俗话说:"千里之行,始于足下",二、三岁的孩子养成某种习惯,常常是从第一次开始形成的.当小儿在做第一次事的时候,家长就要要求严格,以后潜移默化,才能使孩子形成良好的习惯;第一次要求马马虎虎,自然也会潜移默化,使孩子养成不良习惯,比如,饭前要让选手的卫生习惯,父母注意从开始就要求孩子,以后不同说孩子也会在饭前主动要求洗手;如果一开始就造就孩子,那么他们就缺乏良好的卫生习惯,结果,他们在户...

    2023-11-22
  • 幼儿容易出现哪些行为问题

    幼儿容易出现哪些行为问题

    幼儿容易出现哪些行为问题,正常,教育,心理,迟钝,年龄,常见,自控能力,好动,  随着年龄的增长,大脑逐渐发育,思维、言语和情绪日益成熟且不断发生变化。儿童的行为,有些是正常的,有些是有问题的。幼儿常见的行为问题有如下几种:1、孤僻和迟钝。表现为寡言、不合群,表情冷淡,行动迟钝,这方面大多与管教过严,父母不和,教育方法不一致,体弱多病和亲属中有精神病史有关。2、恐惧和胆怯。对幼儿讲述恐怖性的封建迷信故事,使幼儿产生怕黑、怕空旷、怕响声、怕独睡等心理。所以,不要...

    2023-11-22
  • 孩子厌食症的心理矫治

    孩子厌食症的心理矫治

    孩子厌食症的心理矫治,孩子,心理,厌食,食欲,环境,食欲减退,食物,情况,据医学心理研究,儿童容易受环境心理因素的影响而发生厌食。某医院儿科对8个单位幼儿的1279个孩子进行了食欲情况调查,在911名独生子女中,较长时间食欲减退和饭量甚少有的157人,占总数的12.2%,绝大部分小孩在幼儿园里食欲情况都很好,可是一到家里,就有63%的孩子食欲明显减退。这充分说明了孩子食欲减退,完全是环境心理因素造成的,是不讲摄食心理卫生的结果。对孩子厌食的心理矫治,应注意做好以下...

    2023-11-22
  • 宝宝的“另类饥饿”

    宝宝的“另类饥饿”

    宝宝的“另类饥饿”,孩子,宝宝,婴儿,心理,情感,感觉,时候,身体,当肚子饿的时候,饥饿感就会出现,如果你很容易理解这种“生理饥饿”的话,那么你知道吗,人类还有另一种饥饿,叫心理饥饿!或许对于成人来讲,心理饥饿并不难理解,那我们的小宝宝们也会有心理饥饿吗?尽管此刻谁都能猜到答案是肯定的,可对于大多数人而言仍有不少困惑,试想:这些“小不点儿”只晓得吃睡拉撒……哪里会有什么心理需求?其实,出生后的宝宝随着大脑的迅速发育以及与外界的广泛接触,不仅身体在长大,他们的感觉...

    2023-11-22
  • 会玩的孩子更聪明

    会玩的孩子更聪明

    会玩的孩子更聪明,儿童,孩子,逆反,心理学家,心理,过多,大脑功能,语言表达,  哥斯达黎加儿童教育学和心理学家马德里斯指出,科学实践证明,2至5岁的儿童中,玩耍孩子的大脑要比不玩耍儿童的大脑至少大30%。因为,在玩耍的过程中,儿童要完成几十种与大脑和思维活动有关联的动作,例如掌握平衡、协调心理活动、处理问题等。通过玩耍,孩子能增进识别物体的能力,提高语言表达能力和思维想象创造力,还能消除心理压力和恐惧感等。 她认为,鉴于玩耍是孩子的一种“本能”,父母们应有意识地...

    2023-11-22
  • “不听话”中的心理需求

    “不听话”中的心理需求

    “不听话”中的心理需求,孩子,妈妈,玩具,心理,信息,发脾气,喜欢,嘴皮,  “今天,孩子到底怎么了?”曾经可爱、温顺、讨人喜欢的小家伙怎么就变成了自私、霸道、无理取闹的陌生人?而我们的容忍、劝说,无休无止的担心,怎么使情况看起来更糟糕?其实,当我们换一种思路去“破译”孩子的行为,会了解到孩子偏差行为背后可能存在着某种心理需求。作为父母,要改变孩子,有时需要先改变自己。专家:王宏,北京师范大学心理学硕士“妈妈跟我玩嘛!”雪儿4岁了,在幼儿园里不怎么喜欢和别的小朋友...

    2023-11-22
  • 孩子的攻击行为与大人教养有关  王文革研究员

    孩子的攻击行为与大人教养有关  王文革研究员

    孩子的攻击行为与大人教养有关  王文革研究员,孩子,心理,时候,病理,两岁半,发展,生理,暴力倾向, 孩子两岁半的时候攻击性肯定是有的,这是他个人心理和生理发展的表现。这也可能和大人的教养倾向有关,一般是大人担心孩子在上幼儿园的时候被别的小朋友欺负,就让他反抗,结果他可能就表现出暴力倾向。    这种行为还不能归于心理或病理问题,但一定要坚持把他送到幼儿园去,并且在家里告诫他要听幼儿园老师的话,他就会慢慢适应的。     作者系:上海中小学实验研究所 助理研究员...

    2023-11-22
  • 宝宝哭声分三种

    宝宝哭声分三种

    宝宝哭声分三种,宝宝,生理需求,心理,原因,病理,引起,烦躁不安,蹬腿,  每当新生的宝宝哭闹不止时,许多年轻的父母会不知所措,使出尽浑身解数地哄、抱。尿布也换了、奶也喝了,还是哭,于是就恨不得再把宝宝塞回肚子里去。其实,这时候,父母不要着急,一定要冷静下来,查清宝宝哭的原因,才能有针对性的解决方法。哭是宝宝的第一语言,这是原始的生理反应,也是他们表达和沟通最重要的工具。据有关专家讲,宝宝哭泣所代表的信息是多层面的,大约可分为生理需求、心理反应、病理状况三种。生理...

  • 宝宝不宜抱着睡

    宝宝不宜抱着睡

    宝宝不宜抱着睡,孩子,身体,抵抗力,心理,亲子关系,分娩,呼出,全身肌肉,新生儿初到人间,身体肌肤需要父母的爱抚,躺在父母的怀中会感到温暖安定,这是孩子的正常心理需求,父母应尽量满足孩子的心理需求,这也培养亲子关系的好方式。但是父母总是爱不释手,只要孩子哭就抱在怀里哄,尤其在晚上,常常抱着孩子睡熟后才把他放在床上,时间长了,就容易使孩子养成了不抱不睡的习惯。       新生儿也需要培养良好的睡眠习惯,让孩子独自躺在舒适的床上睡觉,不仅睡得甜香,也有利于心肺、骨骼...

  • 新兴的婴幼儿心理医疗业

    新兴的婴幼儿心理医疗业

    新兴的婴幼儿心理医疗业,婴幼儿,孩子,心理,心理疾病,发育,医疗,正常,障碍,  不满周岁的婴幼儿无端大哭大闹,往往令年轻的父母心烦意乱,束手无策。现在,美国悄然兴起的婴幼儿心理医疗业,试图为现代家庭解除这一烦恼。 美国的婴幼儿心理医疗业早在40年代末就已萌芽。70年代初,美国精神病研究所成立了专门科研小组,对心理疾病困扰的婴幼儿进行了长达10年的跟踪观察和研究。目前,美国已有25—30家诊所和医院对婴幼儿实行心理治疗。 研究结果表明,那些令父母困惑的,尚未被掌握...

    2023-11-22
  • 不爱惜玩具怎么办

    不爱惜玩具怎么办

    不爱惜玩具怎么办,玩具,孩子,总想,心理,原因,教育,用具,时候,  宝宝不爱惜玩具,父母不得不花费很大功夫为其整理、修复。对于孩子这种现象,要视具体情况具体分析。1、探究心理。有的孩子喜欢探索,凡事总想问个为什么,总想拆开来看看里面藏着什么秘密。2、厌倦。有些玩具玩法单调,玩不了一会儿,孩子就没兴趣了。3、不懂玩法,无意破坏。4、发泄情绪。有些孩子由于受到老师、父母的批评,心有怨气无处发泄,玩具便成为他们攻击的直接目标。针对上述原因,成人应做以下几方面工作:1、...

    2023-11-22
  • 小宝宝新入园,父母有功课

    小宝宝新入园,父母有功课

    小宝宝新入园,父母有功课,孩子,入园,准备,心理,妈妈,环境,女士,用具,  新学年在即,您家孩子或许将要进行一次全新的学习旅程——第一次入幼儿园、第一次上小学、第一次升初中或是第一次上高中。孩子们将面临什么样的问题或难题?父母如何引导孩子面对这些新问题?家有宝宝初入园有幼教专家曾提出:上幼儿园是孩子的第二次断奶,其难度不亚于第一次断奶。可能出现诸多不适应一般孩子初入园时,都会出现不同程度的焦虑,且表达形式多种多样,最常见的是哭。有的哭一两天作罢,有的会持续一两个...

    2023-11-22
  • 学会和幼儿园老师沟通,妈妈应学习的技巧

    学会和幼儿园老师沟通,妈妈应学习的技巧

    学会和幼儿园老师沟通,妈妈应学习的技巧,孩子,心理,会好,情况,时间,时候,锻炼,老师,  guest:在幼儿园门口,小朋友同她打招呼,她也不说话就进去,请问:我怎么样能让她开朗一些?另外,每次问老师她怎么样,老师都说挺好,也没有什么具体的事,她自己说的那些幼儿园的事能当真吗?【14:22:48】王文革:你的孩子比较内向,她说的话不一定是谎话,作为大人不应该每天询问她在幼儿园的经历,这样可能唤起她痛苦的体验,大人可以重复幼儿园的活动或主动讲一些幼儿园有趣的事情,这...

    2023-11-22
  • 早晨送宝宝入园注意什么

    早晨送宝宝入园注意什么

    早晨送宝宝入园注意什么,孩子,入园,心理,哭闹,了解孩子,情况,时间,年龄,  一、培养好习惯 1、帮孩子养成良好的生活习惯。父母在孩子刚入园的时候,就要帮助孩子养成良好的生活习惯。如,让孩子养成早睡早起的习惯,以免因睡眠不足引起情绪烦躁,不愿意上幼儿园。2、父母要树立新的健康观。父母不仅要重视孩子的身体健康,还要重视孩子的心理健康。父母应主动了解孩子的心理发展特点和需要。当早晨孩子入园出现哭闹现象时,父母要耐心了解孩子哭闹的原因,如果是因为身体不适要及时解决;如...

  • 年龄偏小建议上小班,跳级未必对孩子有利

    年龄偏小建议上小班,跳级未必对孩子有利

    年龄偏小建议上小班,跳级未必对孩子有利,孩子,心理,个月,年龄,偏小,孩子上幼儿园,咨询,下午,  guest:孩子3岁4个月,在幼儿园,上中班属班里偏小的,而上小班属偏大的。请问从儿童心理角度讲,我该怎样选择呢?【14:00:33】 曹子芳:如果孩子不属于超常儿童,建议上小班。【14:02:19】 guest:我也是这样想的。把他送到了小班,感觉他总是闷闷不乐,后来天天闹着不愿去。【14:07:52】曹子芳:妈妈首先了解一下他闷闷不乐的原因是不愿意离开原来的小朋...

    2023-11-22
  • 婴幼儿心理健康的标准

    婴幼儿心理健康的标准

    婴幼儿心理健康的标准,婴儿,个月,发展,婴幼儿,心理,新生儿,情感,社会,  婴幼儿期是人生发展的初期。在这一时期,人的心理发展的基本特点是各个方面都还处在初步形成阶段,其主要任务为动作、语言、认知和情绪的发展。作为评估婴幼儿心理是否健康的标准,自然也应该充分反映这一特点。由于婴幼儿的语言和自我感知能力还处在形成当中,他们不能有效地描述自己的内心体验,因此,对婴幼儿的心理健康测量最好通过父母或者照看者来实施;其测量标准,通常也应该从统计的角度来确立。也就是说,判断...

    2023-11-22
  • 儿童口吃与性格有关吗?

    儿童口吃与性格有关吗?

    儿童口吃与性格有关吗?,口吃,心理,孩子,状态,矫正,紧张,医院,上海市,  口吃属于语言障碍的一种表现。自古以来就有人对口吃的原因进行研究,提出过种种解释。现代医学和心理学认为,口吃一般不是因为发音器官出了毛病,而主要是心理状态异常造成的。当然,口吃也同模仿口吃者有关,但事实证明,只有少数孩子是因为模仿才成为口吃者的。所谓心理状态异常,首先是指儿童说话时情绪紧张,如果父母此时态度较生硬或受到同学的讥讽,他会越发紧张,日久天长,话到嘴边便口吃,就成为很自然的了。...

    2023-11-22
  • 婴儿言语知觉能力的发生与发展

    婴儿言语知觉能力的发生与发展

    婴儿言语知觉能力的发生与发展,婴儿,发展,心理,个月,工具,婴儿期,时候,生后,  在英语中,婴儿一词来自拉丁语,意思就是“不能说话”。一般情况下,人们认为,当可爱的宝宝会说话的时候,就标志着他的婴儿期的结束。人类对婴儿是通过怎样的过程,获得听、说和理解的能力的研究是近几十年的事。自1972年以来,对婴儿语言知觉的大量研究表明,婴儿在最初的几周内,就已经听完了人类语言所拥有的绝大部分的语音差别。出生后的一周内,就能区分出人的语言和其他声音间的区别。3到4个月时,婴...

    2023-11-22
2 3 4 5 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