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茅以升长大以后就造桥

    茅以升长大以后就造桥

    茅以升长大以后就造桥,病了,中国,南京,躺在床上,无精打采,儿童,照片,秦淮,大桥,知道中国第一座现代化大桥——钱塘江大桥的设计者是谁吗?没错,是茅以升。茅以升是我国著名的桥梁学家,关于茅以升的童年,还有着许多有趣的事情。在茅以升11岁那年的端阳节,南京秦淮河上举行热闹非凡的龙船比赛。他和小伙伴约好,一块儿到河畔看个痛快。但不巧得很,头天晚上,他突然病了,不得不憋在家里。端阳节一天,茅以升身子躺在床上,心儿却飞向了秦淮河。他多么羡慕自己的小...

    2023-12-11
  • 班门弄斧的故事

    班门弄斧的故事

    班门弄斧的故事,技术,民间,南京,长江,安徽,班门弄斧,李白,不通,引起,成语故事班门弄斧采石江边一堆土,李白之名高千古。来来往往一首诗,鲁班门前弄大斧。这是明朝梅之涣写的《题李白墓》诗。李白是唐代伟大的诗人。关于他的死,有种种神话般的传说。有的说李白晚年游览洞庭、岳阳和金陵(现在的南京)等地,有一天夜晚他的小船停靠在采石江边(采石,今安徽当涂县境内,北临长江),月明如昼,李白在舟中对月畅饮,喝得大醉,见水中月影,竟探身去捉,便落江而死。因此在采石便出现不少以李白...

    2023-12-11
  • 别照搬别人孩子的成功

    别照搬别人孩子的成功

    别照搬别人孩子的成功,孩子,南京,教育,中山,文化,质量,个体,误区,  最近,家教图书在南京非常热销,但相关专家提醒家长,家教图书质量参差不齐,家长不能过分迷信书本。记者昨在南京中山东路的新华书店、大众书局等书店中看到,成长类的家教图书不下百余种。大致观察下来,这类图书从题材上可大致分为三种,一是讲述世界知名的成功人士或名牌大学学子的成长故事,以典型的家教案例从中总结出成功必须具备的个性修养;二是指出家长教育中存在的误区;第三种则是提倡快速高效学习的,打着“早日...

    2023-11-22
  • 天生残疾被遗弃 盲琴童背后有动人故事

    天生残疾被遗弃 盲琴童背后有动人故事

    天生残疾被遗弃 盲琴童背后有动人故事,孩子,嘴里,上海,江苏,文化,酒店,眼睛,南京,   “孩子,你学拉二胡多久了?”“继续努力,将来会有出息的!”在昨天由本报和两家企业共同承办的“寻找江苏才艺残疾少年”活动推荐专场上,来自宿迁的11岁盲童陈孝兵演奏的一曲《江河水》让在场的中央残疾人艺术团的评委惊讶不已。记者跟踪采访后发现,小孝兵的成长、学习背后的故事更让人感动。遗弃盲童唤起母爱陈孝兵的养父叫陈杰,是宿迁市宿豫区的农民,53岁的他已无力到外地继续瓦工的打工生涯,...

    2023-11-22
  • 妈妈,我想和你谈谈

    妈妈,我想和你谈谈

    妈妈,我想和你谈谈,孩子,妈妈,诚信,妈会,南京,管理,教育,心理,  “妈妈不得硬性规定儿子吃什么和吃多少;不可以乱发脾气;不可以敲桌子……”“儿子必须诚实;天黑之前必须回家;不能和小朋友打架……”这是近来在南京知名度颇高的一份协议,签订这份协议的是一对母子,妈妈31岁,儿子小虎5岁。 乍一看这条新闻,还以为是哪家大人哄小孩子的小游戏,没想到这真的是一份妈妈和儿子签订并严格实施的协议,也没想到签协议的小主人公竟然只有5岁,但是更没有想到的是,我当时脑海里浮现出的...

    2023-11-22
  • “要先有学问再革命”

    “要先有学问再革命”

    “要先有学问再革命”,唐山,南京,中国,孩子,天津,施工,知识,江南,  ——茅以升的母亲一般地说,母亲的教育和影响,大多体现在儿女的童年和少年时代。子女成年以后,尤其是事业有成就以后,还能够直接地从母亲身上,得到重要的启迪,这是不多见的。在这方面,茅以升(1896一1989)是一个少见的例外。茅以升生于江苏镇江,在他出生后半年,全家迁居南京。那是因为他的祖父认为,镇江已经逐渐变成繁荣的商埠,商业的风气太浓,于后辈的读书上进不利;而南京向来是江南“乡试”(考举...

    2023-11-22
  • 既当父母又当警察保姆 工读学校老师工作全天候

    既当父母又当警察保姆 工读学校老师工作全天候

    既当父母又当警察保姆 工读学校老师工作全天候,南京,孩子,工作,教育,环境,管理,单亲家庭,地图,  刚出校门又进校门,20岁出头的朱俊宝、高晓龙、冯亚军,经过今年这个“教师节”的洗礼,已彻底完成从大学男生到为人师表的转变。“做工读学校的老师不单纯要教学,还要肩负父母、大哥、警察、保姆四种角色。每天24小时手机不能关,几乎是24小时在上班。”三人异口同声地发出这样感慨。去年8月刚从南京体育学院毕业的朱俊宝,现在是南京工读学校初三(2)班的班主任。虽然班上只有13个...

    2023-11-22
  • 曾国藩:教育子女独辟蹊径

    曾国藩:教育子女独辟蹊径

    曾国藩:教育子女独辟蹊径,教育,工作,下厨,饭菜,南京,失明,临死,麻到,  曾国藩(1811--1872年)是中国历史上最有影响的人物之一,他37岁任礼部侍郎,后任总督,任大学士,直到封侯拜相,在政治、军事、文化、经济等各个领域都有独到的见解。尤其是曾国藩的家教家风更是令后人传诵。俗话说,富贵过不了三代。曾国藩在家中是长子,他的教育思想对其兄弟及子女都有很深的影响,长子纪泽精通诗文书画,在清代末年,他自己刻苦学习英语成为一名出色的外交官。在处理西北边境危机中,曾...

    2023-11-2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