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策略破解家园沟通的障碍

4策略破解家园沟通的障碍

  菁菁与老师的“官司”

  “妈妈, 老师不好。”这是菁菁从幼儿园出来跟妈妈说的第一句话。妈妈简直大吃一惊。 “老师怎么不好了?”妈妈满心惶惑地追问菁菁。

  “老师不给我玩玩具。”菁菁噘着小嘴,泪珠儿滚滚。“老师给别的小朋友玩玩具了吗?”“给了,就没给我。”“你找老师要玩具了吗?”“要了……老师……不给我。”菁菁更委屈了,小肩膀一耸一耸的,哭得上气不接下气。

  妈妈的心里开始酝酿一股怨气。这老师怎么回事儿?菁菁到底怎么惹她烦了,竟然这样对待她?照说菁菁是个人见人爱的小可人儿,应该不会有什么让老师烦心的事情。为什么老师偏偏要这样对待她?妈妈拉着菁菁的小手,折回身就往幼儿园跑。这事儿不能就这么了了,单单为了菁菁,也得去问个明白。

  妈妈折回幼儿园,没有找到她要找的老师,却碰上了园长。妈妈正在气头上,来不及三思,急急地告了老师一状。事后,老师向妈妈郑重地道了歉,菁菁也没再向妈妈投诉老师。妈妈暗自有些得意,还好,亏得自己采取有效措施维护了菁菁的利益。

  又过去很多天,妈妈终于了解到事情的真相,原来:菁菁那天要的玩具是一个刚刚入学的小朋友从家里带去的。小家伙护着自己的玩具坚持不给菁菁玩,于是,老师只好做菁菁的工作了。菁菁当时还乖乖的,也没见她哭闹,不知怎么见了妈妈就委屈地哭了。当明白了事实真相后,菁菁妈再见了老师,难免脸上有一种涩涩的表情。如果她当初冷静点处理这件事……

  孩子告老师的状,他的话能信几分?

  孩子是诚实的,孩子不会说谎。这是我们的信条。但是孩子的话真像我们想像的那么真实可信吗?

  1、2~3岁宝宝的时空概念还相当模糊,因此,在表述自己时,很可能会出现时空错乱的现象,比如把很多天前发生的事情与今天发生的事情纠缠在一起等等。
  2、宝宝在表述某些事情的时候,常常会把事实真相与他的期望或想像混淆在一起。
  3、2~3岁的宝宝还没有特别明确的所有权的概念,因此,只要他想要的物品,他觉得那就该属于他。

  基于上述理由,即便宝宝说的每一件事都是真实的,但是一旦被他以一种错乱的时空概念表述出来,再加上他个人的期望,如此混合在一起,事情的真实性就不得不大打折扣了。

  跨越家园沟通的沟壑

  孩子都是父母掌心的宝。父母把宝宝交给幼儿园,交给老师,他们总期望宝宝在幼儿园不仅能得到最好的照顾,还能学到更多的东西。教育是一门科学,更是一门艺术。对于很多父母来说,即便他们有很高的学历,对于孩子的教育问题,他们仍然可能感到很茫然,有一种不知从何入手的感觉。

  另外,很多父母忙于事业,根本没有时间照顾宝宝。因此大多数父母很容易将教育宝宝的期望寄托在幼儿园老师身上。一旦父母的这种期望与实际情况发生偏差,那种失落的感觉就会严重影响他们的情绪。此时,如果宝宝再“参”上老师一本,事情就更是糟糕不知多少倍。

  此外,老师与父母在教育孩子的观念上也存在偏差。幼儿园老师毕竟是搞教育出身,在教育孩子这方面,他们比大多数的父母更专业,因此他们会更加强调宝宝的全面发展。

  而父母衡量幼儿园教育成效的标准则很容易流于一些表面的量化的东西。比如,宝宝在幼儿园是否开心,宝宝在幼儿园学到了多少知识等等。对于父母来说,他们更关注的是自己的宝宝,而老师则要顾及到班上所有的宝宝。老师与父母关注的重心不同,他们之间的矛盾就很容易激化。

  家园沟通有策略

  策略1:谨慎处理问题

  宝宝投诉老师时,妈妈一定要冷静下来,多方了解情况,在明了事实真相的基础上再考虑采取相应的措施。比如妈妈可以策略地跟老师谈谈宝宝的情况,找知情的小朋友或其父母了解情况,从不同的侧面多和宝宝交谈,以确认宝宝的投诉是否真实可靠等等。只有在确认老师有问题的情况下,妈妈才可以与老师或园长等就相关问题进行交涉。
  此外,在和老师交涉时一定要注意方式方法,不能逞一时之气,弄得彼此都很难堪。倘若不幸碰上那种素质一般的老师,甚至可能给宝宝带来更多的麻烦。当然,如果你试图为宝宝转园,那就另当别论。妈妈平时可以找机会多和老师沟通,一方面全面了解老师的教学意图,另一方面也可以通过与老师交流增进与老师的友谊。这对更好地处理问题无疑是好处多多。

  策略2:为宝宝梳理情绪

  宝宝在幼儿园受了委屈,心绪自然很差。而事实上,宝宝的这种委屈可能仅仅是很一般的小问题,并不值得大惊小怪。妈妈要做的最重要的工作便是帮助宝宝梳理情绪。“妈妈知道你很难受。你受了委屈是不是?”妈妈理解的话对宝宝来说是一剂良药。把宝宝抱在怀里,让他在你面前哭一会儿,发泄发泄他的不满。
  尽管相信,这阵暴风雨很快就会过去。等宝宝冷静下来,妈妈可以根据自己了解的情况,好好帮宝宝分析一下,告诉宝宝老师爱他,只是爱他的方式不一样而已,这对帮助宝宝重建对老师、对幼儿园小朋友、对自己的信心都有好处。

  策略3:淡化宝宝的投诉

  宝宝不可能生活在真空,将来也永远不可能生活在真空。幼儿园不比自己家,没有人会事事让着他,因此宝宝经历一些“挫折”是很正常的事情,并不值得妈咪大伤脑筋。事实上,让宝宝在幼儿园适当受点委屈不见得就是坏事。至少这可以让宝宝明白,这个世界并非凡事遂愿。
  只要事情不严重,妈妈尽可以淡化宝宝的投诉。凡事都为宝宝兜着,这对培养宝宝承受挫折的能力以及生活自理能力都没有好处。另外,妈咪为了宝宝的投诉折腾来折腾去,还没折腾出什么结果,宝宝可能早把这事抛在脑后了。

  策略4:教宝宝解决问题的方略

  想像一下宝宝在幼儿园可能会遇到些什么问题,为宝宝创设一些类似的情景,发动家人一起扮演老师、小朋友等角色,和宝宝一起做游戏。让宝宝在游戏的过程中明了他可以采取哪些方式有效地解决他遇到的各种问题。教给宝宝解决问题的方法比妈咪出面为宝宝解决问题可能更行之有效。

推荐阅读

    两个国王的孩子

    两个国王的孩子,时候,玻璃,孩子,胡桃,时间,工作,安眠药,起白,分头,  从前

    圣母的孩子

    圣母的孩子,孩子,两个儿子,核桃,全身,时候,王后,猛地,眼睛,四岁,  大森林

    夏娃的孩子们

    夏娃的孩子们,孩子,做面包,毛衣,梳头,儿童,穿衣,身体,胁骨,地方,亚当和夏娃

    犟孩子

    犟孩子,孩子,身上,手臂,墓穴,泥土,对此,母亲,格林童话,无计可施,  从前有

    接骨木树妈妈

    接骨木树妈妈,接骨木,妈妈,孩子,时候,接骨,老人,地方,生长,名字,  从前有

    顽皮的孩子

    顽皮的孩子,孩子,心里,一支箭,时候,冻得,射进,创伤,腋下,全身,  从前有一

    爱迪生救妈妈的故事

    爱迪生救妈妈的故事,妈妈,肚子痛,刚满,疼得,急性阑尾炎,医院,时候,爱迪生

    数星星的孩子

    数星星的孩子,孩子,仪器,嘴里,报告,边有,几天,为什么会,老百姓,蹲着,张衡,公

    画蛋的孩子

    画蛋的孩子,鸡蛋,孩子,达芬奇,方法,老是,第一,喜欢,四岁,儿童,达芬奇自幼喜

    在小宝宝的房间里

    在小宝宝的房间里,身上,玩具,家具,妈妈,第三,安娜,一段,塞进,孩子, 爸爸、

    墓里的孩子

    墓里的孩子,孩子,妈妈,时候,眼睛,头上,地方,心里,责任,身体,  屋子里充满

    小蝌蚪找妈妈的故事

    小蝌蚪找妈妈的故事,妈妈,眼睛,前面,头顶,上有,孩子,几天,妈妈是,心里,《小

    泥巴和他的五个妈妈

    泥巴和他的五个妈妈,妈妈,时候,吃什么,好吃,一块,前想,想拉,厨房,洗脸,

    小骡子找妈妈

    小骡子找妈妈,妈妈,孩子,骡子,吃奶,不会生孩子,棕红色,辣辣的,从来不,眼睛

    南瓜星上的孩子

    南瓜星上的孩子,南瓜,孩子,妈妈,六岁,四岁,三岁,用干,儿童,两岁,宇宙中有一

    小白鹅找妈妈

    小白鹅找妈妈,妈妈,樱桃,西瓜,孩子,小狗,儿童,平安,什么时候,生的孩子,一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