培养儿童创造力的摇篮

培养儿童创造力的摇篮

  一、创造型人才及其品质的体现

  21世纪是创造型人才施展才华的社会,社会上什么样的人才是创造型人才呢?探求未知世界规律和原理的科学家、塑造不朽光辉形象的文学家、善于经营理财的企业家、发明设计新产品、搞革新的工人以及在各行各业中有所作为的人……这些都是创造型人才。

  创造型人才在各方面纵然存在着千差万别,但心理学家认为:他们大体都具有以下个性特征:敏锐的观察力、丰富的想象力、良好的记忆力、顽强的意志力、敏捷的思维力、准确的判断力;有较强的独立性、自信心、社交能力、应变能力;有改革创新意识,并且具有精力充沛、热情高涨、好奇感强、不怕挫折等良好的品质。

  二、每个孩子都是天才创造者

  每个孩子都具备创造力。我国创造教育先驱陶行知先生曾指出:“处处是创造之地,天天是创造之时,人人是创造之人”。凡是孩子原先不会的,而现在会了,就是一种创造;凡是别人没有想到的而孩子想到的,就是一种创造;凡是在孩子原先和别人的基础上做得更好的,就是创造。

  儿童时期,好奇心强,没有过多的思想束缚,敢想、敢做,对周围新鲜的事物表现出浓厚的兴趣,爱提问、喜追究,“打破砂锅问到底”、“探究性的拆东西”、“自言自语做游戏”。这些听似“好笑”,看似“顽皮”的言行举止,恰恰就是孩子创造火花的闪现。大科学家爱因斯坦在回答他何以有那么多重大发明时说:“我没有什么特别的才能,不过喜欢寻根刨底的追究问题罢了”。有许多人才成长的事实说明,不少名垂青史的人物都具有顽皮、淘气、好问、好奇、勇冒险、敢尝试,所作所为时常超出常规等特点。

  父母应注意发现孩子的创造力萌芽,保护孩子最原始的创造意识和创新精神,才能使他们的创造性得以持续和发展。就如儿童教育家陈鹤琴先生所说:“儿童本性中潜藏着强烈的创造欲望,只要我们在教育中,注意诱导,并放手让儿童实践探索,就会培养出创造能力,使儿童最终成为出类拔萃的符合时代要求的人才”。否则,这种可贵的创新精神萌芽,就会被扼杀在摇篮中。使他们只能在模仿顺从中成长,失去创造的机会、条件和信心,而最终成为平庸、缺乏独立见解的人。

  三、在家庭中培养儿童创造力的策略

  家庭是创造型人才诞生的摇篮,但并不是说,任何家庭都能诞生创造型人才。不同的家庭教育与环境的影响,对儿童的成长、发展起不同的作用。

  1、营造氛围,创设环境

  良好的家庭环境气氛是孩子产生创造动机的重要条件。要发展孩子的创造能力,就要为其提供一个可表现创造性并能使之正常发展的家庭环境。

  在一个民主、宽松的家庭中,成人之间感情融洽、关系和谐,爱孩子但不骄惯,使孩子感到轻松自如,没有任何精神压力,这种环境会使孩子自发地陶醉于充满乐趣的创造活动之中,这对孩子独特个性的形成、创新意识的萌发将起到一定的促进作用。

  孩子的创造力是通过多种活动实现的,前苏联教育家苏霍姆林斯基说过:“儿童的智慧在他的手指尖上”;“动手动脑,心灵手巧”的说法,也说明了手脑并用,有助于萌发孩子的创造性。因而,做为父母,应鼓励支持孩子,并应提供相应的材料,或为他开辟一块自由绘画的天地和展示自己作品的地方。启发引导孩子自己去想、去做,按照自己的意愿进行再创造。

  2、丰富知识,开阔视野

  对于孩子们来讲,丰富的知识经验和一定水平的智力是创造力发展的基本条件。父母可通过各种活动,丰富孩子的生活,开扩孩子的视野,多带孩子到大自然中,观赏各种树木花卉,区分它们的异同,了解植物与环境的关系;看看动物的不同形态,分辨它们的外形特征和生活习性;采集种子,捕捉昆虫,制作标本;仰望蓝天上变幻多端、漂亮浮动的白云;欣赏日出东方的朝霞、夕阳西下的美景……

  另外,还应为孩子提供适合他们身心年龄特点的读物和视听材料,给孩子丰富的知识,要尽可能广博,上至天文,下至地理,但要注意宜广不宜深,深入浅出的原则。总之,要从各种渠道,各个方面,充实孩子的日常生活,增添积累知识经验,为孩子创造力的萌发奠定良好的物质基础。

  3、奇思妙想,智慧翅膀

  想象被心理学家誉为是智慧的翅膀,它能使孩子冲破狭小的生活领域飞向广阔的认知世界,使他们超越时间和空间的限制,从游戏中去模拟成人的行为,体验成功的快乐。

  想象是智力发展也是创造力发展的一个重要方面。要使儿童创造力得到完善的、良好的发展,想象力的培养与锻炼是非常重要的,在家庭教育中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进行:

  画:绘画最易诱发儿童的想象力,也是最为儿童所喜欢的一种形象表现形式,虽然画技不高,但却能表达儿童的思维活动过程。对儿童的画,不要只追求画得多么“像”,而应鼓励他“想”得越多越好。需要提醒父母的是,对孩子的画,父母不要当鉴赏家,而是做想象力的评论家,不要着眼于孩子能否成为一个画家,而要先看孩子的想象力,是否得到了充分的发挥。

  编:续编故事结尾与仿编创造诗歌,是创造力的高标准体现。故事作为一种形象的语言艺术,深受儿童所喜爱,儿童在听故事的过程中,通过词语的描绘,联想到相应的形象与活动。为发展儿童的创造想象,讲故事时,要注意训练儿童续编故事结尾,经常来一个“且听下回分解”,如后来又发生了什么事?他怎么样了?……引导孩子展开想象,从多角度续编。

  戏:游戏是发展孩子想象力最好的活动。孩子在游戏中模仿成人的多种活动,凭借想象扮演多种角色,表现多种生活情境,自己动手解决游戏中遇到的困难和问题,如用积木搭娃娃床,用杯子当锅给娃娃做饭,用圆环做方向盘开汽车,用纸撕成条做面条等,与小伙伴共同商议分配角色、安排活动。当孩子在认真思考这些问题的过程中,游戏的情节也具体化了,孩子的创造力也随之得到了发展。

  4、训练思维,开发潜能

  思维是创造的前提,在学龄前儿童中其创造力较多地表现为创造性思维,这就是创造力的核心。

  父母要多鼓励孩子在学习和生活中多想问题、多提问题,勇敢提出自己不同的意见和看法。当年,牛顿看到苹果从树上落下,就想苹果为什么不会往天上飞,而要往下落?正是牛顿的创造性思维,使他提出了著名的“万有引力定律”。因此,在家庭中,培养幼儿的创造性思维,应强调怎样主动寻找问题的“一般”以外的答案,强调思维活动的灵活和知识的迁移。对于孩子新颖独特的想法,父母要给予特别的赞赏,哪怕他的想法很幼稚甚至是错的,也要先肯定其创新精神,再耐心告诉他错在哪里,引导孩子学会有目的、多方面、多角度地思考问题。

  由此可见,在家庭中对儿童进行创造力的培养,其内涵是极为丰富的。做父母的只有明白什么是创造力,然后才会发现孩子的创造力,保护孩子的创造力,发展孩子的创造力。

推荐阅读

    两个国王的孩子

    两个国王的孩子,时候,玻璃,孩子,胡桃,时间,工作,安眠药,起白,分头,  从前

    圣母的孩子

    圣母的孩子,孩子,两个儿子,核桃,全身,时候,王后,猛地,眼睛,四岁,  大森林

    夏娃的孩子们

    夏娃的孩子们,孩子,做面包,毛衣,梳头,儿童,穿衣,身体,胁骨,地方,亚当和夏娃

    犟孩子

    犟孩子,孩子,身上,手臂,墓穴,泥土,对此,母亲,格林童话,无计可施,  从前有

    顽皮的孩子

    顽皮的孩子,孩子,心里,一支箭,时候,冻得,射进,创伤,腋下,全身,  从前有一

    数星星的孩子

    数星星的孩子,孩子,仪器,嘴里,报告,边有,几天,为什么会,老百姓,蹲着,张衡,公

    画蛋的孩子

    画蛋的孩子,鸡蛋,孩子,达芬奇,方法,老是,第一,喜欢,四岁,儿童,达芬奇自幼喜

    墓里的孩子

    墓里的孩子,孩子,妈妈,时候,眼睛,头上,地方,心里,责任,身体,  屋子里充满

    南瓜星上的孩子

    南瓜星上的孩子,南瓜,孩子,妈妈,六岁,四岁,三岁,用干,儿童,两岁,宇宙中有一

    雪孩子

    雪孩子,孩子,妈妈,龙眼核,浑身,眼睛,儿童,胳膊,猛地,摸到,下了一场大雪,小木

    兔妈妈认孩子

    兔妈妈认孩子,妈妈,孩子,经理,真假,青草,肚子疼,怎么会,儿童,一蹦一,小白兔

    好孩子懂礼貌

    好孩子懂礼貌,妈妈,一朵,松鼠,扭头,摇头,宝宝睡前故事,吃完饭,孩子,哥哥,松

    鲤鱼妈妈找孩子

    鲤鱼妈妈找孩子,妈妈,鲤鱼,鲫鱼,孩子,宝宝,长胡子,去医院,带孩子,不长胡子

    猫妈妈和三百个孩子

    猫妈妈和三百个孩子,妈妈,孩子,上有,宝宝睡前故事,回事儿,猫咪,时候,休息

    快乐的儿童节

    快乐的儿童节,妈妈,小狗,身体,几天,康复,出院,好吃,着凉,前几天,儿童节快到

    买死驴的孩子

    买死驴的孩子,孩子,父亲,原因,电话,期间,塞到,打过,动力,打骂,睡前故事买死

    小兔子爱护环境

    小兔子爱护环境,阳光,妈妈,心里,环境,蘑菇汤,时候,喝完,耳朵,感觉,睡前故事

    灰孩子

    灰孩子,赫拉,孩子,国家,地方,准备,后面,脸上,妈妈,脏东西,睡前故事灰孩子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