沟通,有利于“隔代教育”

沟通,有利于“隔代教育”

  “当你因为要求得不到父母的满足而哭闹的时候,你的爷爷奶奶一般是什么态度?”“爷爷奶奶会满足我的要求。”这样的问答出现在一份问卷调查中,其中50%的小学生选择了这个答案。据了解,在目前郑州市区小学生的教育中,“隔代教育”出现了种种问题。昨日上午,中原区伏牛路第四小学邀请有关专家
给学生的爷爷奶奶上了一堂课。新闻见昨日A6版隔代教育问题不能忽视

董刚(警察):给爷爷奶奶上教育课,这个办法很好。现在很多家长也已经意识到隔代教育的弊端了,可就是没有一个好的解决办法:一边是自己的孩子,都希望他们养成一个好习惯;而另一边是自己的父母,说多了父母不爱听,甚至还会引起家庭矛盾。但无论如何,也不能忽视隔代教育的问题了,特别是为了孩子的未来着想,老人一定要改变自己一些不正确的教育方式。

王迪(教师):孩子们在小学阶段正处于个人性格、品质形成的关键时期,“隔代教育”所形成的传统教育方式,可能会对孩子的健康成长造成一些不良的影响。但是,更多的“隔代教育”实属无奈之举。

旷志云(市民):许多老人存在着一种补偿心理,将自己年轻时无法给予子女的,全数转移投射在孙子女身上,以至于变成毫无原则的迁就和溺爱,什么要求都想尽办法满足,什么事都一手包办代劳,造成孩子任性、依赖性强和生活自理能力低下。

向老人传授科学教育方法

余清明(记者):老人溺爱孩子是中国的“传统”,“隔代教育”又是无法回避的现实。如何减少和避免隔代教育的一些弊病,方法之一是通过各种渠道多给老人“充电”,向老人传授科学教育方法。政府应该将“培训老人”列上重要日程,牵头组织学校或者社区定期举行这类培训班。

刘清恒(市民):现在年轻父母工作忙,活动多,由爷爷奶奶、姥姥姥爷管养孙子外孙的现象很普遍。但“隔代教育”确实有不少弊端。因此,希望有关教育专家编写隔代教育的方法与技巧等文章,以便老人更好地培养下一代。

提倡父母自己带孩子

李志刚(公务员):我的小孩4岁以前是由老人们带领照顾,之后就由我们自己带了。如今孩子已经上小学二年级,身上也有许多缺点,如喜欢察言观色、有依靠心理等。细品起来,这些缺点或多或少与当时老人们带孩子的方式有关系。我们对此很后悔,正在艰难地纠正。希望社会舆论和教育界有识之士大力提倡年轻父母自己带孩子,避免隔代教育的弊端。

梅广(市民):在现在的独生子女家庭中,年轻父母们总习惯将带孩子的事推给爷爷奶奶,这其中有多少人是真挤不出时间?说白了,还是嫌麻烦,不愿意把时间花在照管孩子上。父母把孩子培养成人,是天经地义的义务和不可推卸的责任,自己再忙再累,也不能忽视对孩子的教育,否则,将来后悔的还是自己。

侯巧凡(市民):目前社会上不乏做了父母仍然“长不大”、还是习惯依赖长辈的年轻人,不管他们有无空闲,都宁愿将孩子留在老人身边,把教育重担搁在老人身上。教育子女,父母理应承担比他人更多的责任,不管工作多忙,也要尽量抽出时间和孩子进行交流,以便及时发现问题并加以解决。

取老人教育之长避老人教育之短

杨凤霞(市民):隔代教育确实是一个问题,比方老人关注的是孩子的健康和安全,认为平安是福,而且怕惹子女不高兴,所以很少管教孩子等等。但隔代教育的本身并没有什么错误,这不但“解放”了年轻人,也为老年人增添了无穷的乐趣。而出现问题的主要原因则在于年轻人和老年人的教育方法不统一。对同一件事情,年轻的父母说东,祖父母说西,外祖父母说的可能又是南了,结果让孩子无所适从,只能自己认为怎么好就怎么来,时间一长就“夹生”了。孩子学会撒谎,出现双重人格等也就是大有可能的了。所以说,隔代教育没有错,关键在于教育方法的不统一。

刘兵(教师):隔代教育之所以成功的例子不多,最主要的原因在于年轻的父母没有负起责任来。他们不但没能负起社会赋予每一个父母的责任和义务,同时也没做好沟通工作。比方对孩子应该怎么教育?老人有老人的教育方式,但他们的方式主要的体现就是溺爱。而如果年轻父母及时指出了老人教育孩子过程中的不当之处,并发挥老人有耐心有经验的长处,隔代教育应该是更有益的。

郑来福(干部):隔代教育的确有许多弊端,但是老人由于生活经验丰富,在教育孩子上也有一定的长处,关键是如何取老人教育之长,避老人教育之短。作为父母在教育子女上要多和老人沟通,以平等、请教的语气和老人探讨如何教育孩子的问题,这样老人会乐于接受的。

王景辉(老师):我认为隔代教育非常必要,但应该讲究策略和方法。老人退了休,喜欢带领孙子、孙女嬉戏,而很多老人也有着丰富的经验、渊博的知识可以传授给后代。但由于老人对孩子往往过于宽容,这也可能养成孩子许多不良习惯,从而对孩子的未来成长带来负面影响。

张之俭(公务员):隔代教育本没有多少错,关键是在一个大家庭里,对孩子的教育大家要达成一致意见。否则,就是孩子跟着父母,夫妻教育方法不统一,教育出来的孩子一样有很大缺陷。

郑洪(市民):因生活阅历的不同,对待孩子的方式也不一样。但大家的目的只有一个,就是要把孩子教育好,让孩子长大成人。因此,在教育孩子方面,应该取长补短,特别是要多交流和沟通,共同营造一个和谐的家庭环境,才能够让孩子健康成长。

相互沟通达成共识

姜硕(教师):在对待孩子的教育上,爷爷奶奶的教育方法和为人父母者的教育方法各有利弊,为了孩子的健康成长,做父母的一定要多过问孩子的事情,不要把自己孩子的一切都交给自己的父母。要和长辈在教育孩子的问题上达成共识,哪些可以满足孩子的要求,哪些绝对不能妥协,要有个原则。此外,教育孩子时,尽量采取和风细雨的方式,避免简单粗暴甚至动武,这样即便是在长辈面前教育孩子,也容易得到他们的理解和支持。

推荐阅读

    两个国王的孩子

    两个国王的孩子,时候,玻璃,孩子,胡桃,时间,工作,安眠药,起白,分头,  从前

    圣母的孩子

    圣母的孩子,孩子,两个儿子,核桃,全身,时候,王后,猛地,眼睛,四岁,  大森林

    夏娃的孩子们

    夏娃的孩子们,孩子,做面包,毛衣,梳头,儿童,穿衣,身体,胁骨,地方,亚当和夏娃

    犟孩子

    犟孩子,孩子,身上,手臂,墓穴,泥土,对此,母亲,格林童话,无计可施,  从前有

    智慧的盲老人

    智慧的盲老人,老人,眼睛,骗子,心里,捏住,地方,檀香木,嘴边,弄到手,从前有一

    顽皮的孩子

    顽皮的孩子,孩子,心里,一支箭,时候,冻得,射进,创伤,腋下,全身,  从前有一

    数星星的孩子

    数星星的孩子,孩子,仪器,嘴里,报告,边有,几天,为什么会,老百姓,蹲着,张衡,公

    画蛋的孩子

    画蛋的孩子,鸡蛋,孩子,达芬奇,方法,老是,第一,喜欢,四岁,儿童,达芬奇自幼喜

    智者盲老人的故事

    智者盲老人的故事,檀香,老人,眼睛,准备,骗子,情况,报告,捏住,地方,从前有位

    月下老人

    月下老人,老人,时候,夫妻,疤痕,时间,很紧,失明,脸色,准备,成语故事月下老人

    月下老人的故事

    月下老人的故事,老人,时候,夫妻,疤痕,天下,生命危险,脚上,一个三岁,失明,成

    墓里的孩子

    墓里的孩子,孩子,妈妈,时候,眼睛,头上,地方,心里,责任,身体,  屋子里充满

    南瓜星上的孩子

    南瓜星上的孩子,南瓜,孩子,妈妈,六岁,四岁,三岁,用干,儿童,两岁,宇宙中有一

    雪孩子

    雪孩子,孩子,妈妈,龙眼核,浑身,眼睛,儿童,胳膊,猛地,摸到,下了一场大雪,小木

    兔妈妈认孩子

    兔妈妈认孩子,妈妈,孩子,经理,真假,青草,肚子疼,怎么会,儿童,一蹦一,小白兔

    好孩子懂礼貌

    好孩子懂礼貌,妈妈,一朵,松鼠,扭头,摇头,宝宝睡前故事,吃完饭,孩子,哥哥,松

    鲤鱼妈妈找孩子

    鲤鱼妈妈找孩子,妈妈,鲤鱼,鲫鱼,孩子,宝宝,长胡子,去医院,带孩子,不长胡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