家有顽童初入园

家有顽童初入园

  儿子亮亮,今年三岁半,长得虎头虎脑、笑容可掬的,不发脾气时是人见人爱,可一发起牛脾气来是令人头疼。

  暑假在家,由于大人处处都让着他,我只是觉得他好象变得越来越皮、不听话了;想想小孩子一阵一个心情,也许过几天就好了,也就没往心里去。到了九月份开学升小班了,我心想:这下可好了,有老师管着会乖的(小小班时他最听老师的话了)。不料还上不到半天的班,就被他们老师急召了:“亮亮一个早上打了好几个小朋友,现在还把一个小朋友的脸颊给咬红肿了,齿痕清晰可见。”天呀!我一看那个哭泣的小朋友,果然白里透红的脸颊上有一圈深深的牙痕印。我气不打一处来,抓过儿子,“啪啪”就在小屁股上打了两巴掌,“你怎么这么不乖?为什么咬小朋友?”儿子边哭边说“他汽车不给我玩。”“汽车是谁的?”“我的”“汽车是幼儿园的,是老师给全班小朋友玩的,不是你的。”“他不给我玩。”儿子还一个劲地嚷着,“别人先拿到别人先玩,你要玩要跟人家借,不能打人,更不能咬人。”儿子还是坚持“他不给我玩。”最后,我也火了,“表现不好,就是不给你玩,下次再咬人,妈妈就不要你了。”(分析:由于家里没有别的小孩,所有的玩具都是他一个人玩的,到幼儿园后,他还是认为他想玩的,就是他的,要给他玩,不给就跟别人抢,抢不过就用打、用咬的了。)

  下午再接儿子时,老师又告状了:亮亮下午又咬人了,幸亏发现得早,及时拉开,没造成多大的伤害。同时,老师还反映:亮亮的攻击性行为很强,要注意纠正。我问:是不是为了争抢玩具呀?老师反映有时是,但有时不是。

  怎么回事?以前读小小班时,儿子是喜欢乱冲乱跑的,但不会咬人,也不会打别人呀,除非是别人去惹他,怎么这学期变成这样子?是不是换了老师和班级不适应呀?我向老师道了歉,带儿子回家。一路上,我一直反复跟他说:“打人是不对的,咬人更不对,会被公安局抓走的。”“幼儿园的玩具是老师给小朋友玩的,谁拿到了谁玩,不能去抢别人的,要不老师就不喜欢你了。你要是喜欢,妈妈再买给你。”儿子也似懂非懂地答应我要乖了,不打人咬人了,不抢别人的玩具了。

  可接下来的第二天、第三天,仍是不断听到老师说“亮亮今天打了谁了”、“亮亮带小朋友将玩具扔了一地”、“亮亮又咬人了”,还有一次由于咬人,被老师留下不能回家,我也装做不要他了,他当时哭得很伤心,并保证要改了,可第二天又坚持不了半天,还是打了人。对儿子的软硬兼施、有打有骂、有哄有劝,要总是不见成效,怎么办?

  反思自己的家庭教育,儿子的攻击性行为是否和他爸爸有关呢?先生脾气燥,儿子一犯错就是打,会不会由此给儿子造成:表现不好就要打的错误概念?因为每回问儿子“你为什么打人?”他总是回答“他不乖。”回家后与先生达成共识:以后孩子做错了,可以批评、罚站,但绝不能再打孩子了。先生依言而做了。

  在家园的共同配合教育下,老师反映:儿子的咬人现象的次数有减少了,但攻击性行为仍很强,时刻要有人盯着,否则仍免不了出事。

  再次反思自己的家庭教育:到底是什么原因造成儿子爱攻击他人的行为呢?在与先生进行探讨时,先生的一句话提醒了我:“可能是跟动画片学的吧?”我一下恍然大悟,对呀,整个暑假,由于在家没事干,儿子常常自己播看动画片《狮子王》、《蜡笔小新》、《奥特曼》、《猫和老鼠》等,尤其喜欢看动画片《狮子王》、《猫和老鼠》,百看不厌,是否是从中学来的呢?最后决定不再让他看这类攻击性强的动画片了,每天晚上抽出一个小时陪他看书、讲故事、画画、拼玩具等,减少他接触动画片的机会。再者,针对孩子都喜欢得到成人的表扬的心理,我为儿子设计了一张表现情况登记表,许诺孩子:在园表现好,不打人不咬人,听老师的话,就给他画一面小红旗,一天都表现好就画一朵小红花,当得到十面小红旗或五朵小红花时就可以奖他自己想要的玩具或食品了。

  在禁止看动画片及故事教育、画小红旗等多管齐下的教育下,同时他们老师也继续加强教育。双管齐下,儿子终于有了一天表现好,没打人没咬人了,我回家很高兴地给他画了一朵小红花,并奖给他一条绿箭口香糖(这是他好几天前就吵着要,我没给他买的),同时发动全家表扬他,让大家看他的小红花,儿子喜洋洋的。我趁机说“你看,你表现好,大家都说你真棒!如果你明天也象今天这样棒,我再给你画一朵小红花,等画五朵小红花时就带你去吃肯得基,好吗?”儿子开心得直点头。

  总算是有好的开头了!以后的一段日子,渐渐地,儿子被人告状的日子少了,被老师表扬的机会多了,他也渐渐学会了与同伴友好相处了。

  在对儿子将近一个月攻击性行为的矫正过程中,我深深地体会到:

  1、家庭教育在孩子的教育过程中占有相当比重的位置,家庭对孩子的不正确的教养行为会养成幼儿的一些不良行为,攻击性行为强的幼儿80%都有遭受过家庭暴力的感受。

  2、孩子的年龄越小,模仿能力越强。为孩子选择适宜的动画片也是我们做家长的刻不容缓的职责。当前,不论是国产动画片还是进口动画片,片中的暴力成分都占有相当比重,家长如不注意引导,可能造成幼儿由于模仿而对他人进行伤害。

  3、金无足赤,人无完人,何况是孩子?当孩子犯错时,家长要有耐心,好好跟他讲道理或采用冷处理(如让他自己呆坐一边反思,让其独处一室等),而不要采用粗暴方式(如打、骂等)解决,以免造成孩子有种“以暴制暴”思想,认为暴力可以解决一切问题。

  4、运用多种方法正面引导,让孩子发扬优点、改正缺点。每个孩子都需要得到成人的表扬和鼓励的,每个孩子都有当好孩子的愿望。因此,我们要抓住他们的这一心理进行正面引导,在引导过程中,根据幼儿的喜好,采用讲故事、念儿歌、奖玩具、奖食品、评小红花等形式强化好的行为习惯。

推荐阅读

    两个国王的孩子

    两个国王的孩子,时候,玻璃,孩子,胡桃,时间,工作,安眠药,起白,分头,  从前

    圣母的孩子

    圣母的孩子,孩子,两个儿子,核桃,全身,时候,王后,猛地,眼睛,四岁,  大森林

    夏娃的孩子们

    夏娃的孩子们,孩子,做面包,毛衣,梳头,儿童,穿衣,身体,胁骨,地方,亚当和夏娃

    犟孩子

    犟孩子,孩子,身上,手臂,墓穴,泥土,对此,母亲,格林童话,无计可施,  从前有

    顽皮的孩子

    顽皮的孩子,孩子,心里,一支箭,时候,冻得,射进,创伤,腋下,全身,  从前有一

    数星星的孩子

    数星星的孩子,孩子,仪器,嘴里,报告,边有,几天,为什么会,老百姓,蹲着,张衡,公

    画蛋的孩子

    画蛋的孩子,鸡蛋,孩子,达芬奇,方法,老是,第一,喜欢,四岁,儿童,达芬奇自幼喜

    墓里的孩子

    墓里的孩子,孩子,妈妈,时候,眼睛,头上,地方,心里,责任,身体,  屋子里充满

    南瓜星上的孩子

    南瓜星上的孩子,南瓜,孩子,妈妈,六岁,四岁,三岁,用干,儿童,两岁,宇宙中有一

    小熊喜欢看汽车

    小熊喜欢看汽车,汽车,公路,喜欢,导致,昏迷,血液,情况,引起,吸入,  一有一

    雪孩子

    雪孩子,孩子,妈妈,龙眼核,浑身,眼睛,儿童,胳膊,猛地,摸到,下了一场大雪,小木

    兔妈妈认孩子

    兔妈妈认孩子,妈妈,孩子,经理,真假,青草,肚子疼,怎么会,儿童,一蹦一,小白兔

    一辆不听话的小汽车

    一辆不听话的小汽车,汽车,不听话,前面,宝宝睡前故事,孩子,小狗,眼睛,交通

    玩具回家了

    玩具回家了,玩具,耳朵,胳膊,机器人,摇头,不爱,一只耳朵,妈妈,会好,在企鹅的

    好孩子懂礼貌

    好孩子懂礼貌,妈妈,一朵,松鼠,扭头,摇头,宝宝睡前故事,吃完饭,孩子,哥哥,松

    鲤鱼妈妈找孩子

    鲤鱼妈妈找孩子,妈妈,鲤鱼,鲫鱼,孩子,宝宝,长胡子,去医院,带孩子,不长胡子

    小蚂蚁坐汽车

    小蚂蚁坐汽车,汽车,地方,小狗,宝宝睡前故事,香蕉,婆婆,蚂蚁,外孙,嗓门,今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