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嘴巴和耳朵学习音乐

用嘴巴和耳朵学习音乐

  有些妈妈早早让孩子学乐器,认为这样才最正规。这有一点曲解,就是把音乐限制在知识和技能的范围里了。其实,学习音乐,尤其是学龄前儿童学音乐,最重要的是学会感受音乐、表达音乐。这些学习是在日常生活中不知不觉中开始的,妈妈就是宝宝最好的老师了。 从某种意义上说,音乐是由错落有致的音高和长短有序的节奏组成的,这样的“音乐”大量存在于我们的语言中。

  1.音高的感受和表达。 有些人认为唱歌才有“音高”,其实我们平常说话尤其是汉语,它的四声就具有天然的歌唱性。比如我们拉长声音说“妈-妈”,就是乐谱上的“5-3”,而说“宝-宝”接近“1-3”,妈妈如果用悦耳的声音说出这些词,在宝宝的耳朵里就是美妙的音乐。平常说话时,多用悦耳的、歌唱性的长音对孩子讲话(大多数妈妈其实就是这样做的),并且注重让孩子比较、分辨高低不同的声音。就是家里其他人互相说话时,也要用悦耳的声音和和气的语调。

  音高训练的“材料”:

  “水妞水妞,先出那犄角后出头。 你爹你妈,给你买了烧羊骨头烧羊肉 ……”

  “小老鼠,上灯台, 偷油吃,下不来; 喵喵喵,猫来了,叽里咕噜滚下来。”

  2.节奏的感受和表达 节奏在生活中的存在就更普遍了,我们的心跳、呼吸,走路、跑步,都具有一定的节奏。 除了这些固定的节奏,还要让孩子接受一些变化的节奏,比如用拍手、跺脚,敲击物体等。用嘴念也可以,“镪-镪-起镪起,起镪起镪-起。”

  有很多孩子喜爱的歌谣,可以让孩子按照节奏来念: 一些有节奏变化的歌谣效果会更好:

  “大公鸡,真美丽, 红红的冠子花花的衣, 每天早上喔喔啼, 它让我们早早起。”

  “月亮走,我也走,我给月亮打烧酒。 烧酒辣,点洋蜡;洋蜡苦,卖豆腐; 豆腐烂,摊鸡蛋。”

推荐阅读

    小骡子找妈妈

    小骡子找妈妈,妈妈,孩子,骡子,吃奶,不会生孩子,棕红色,辣辣的,从来不,眼睛

    南瓜星上的孩子

    南瓜星上的孩子,南瓜,孩子,妈妈,六岁,四岁,三岁,用干,儿童,两岁,宇宙中有一

    小白鹅找妈妈

    小白鹅找妈妈,妈妈,樱桃,西瓜,孩子,小狗,儿童,平安,什么时候,生的孩子,一条

    雪孩子

    雪孩子,孩子,妈妈,龙眼核,浑身,眼睛,儿童,胳膊,猛地,摸到,下了一场大雪,小木

    小斑马找妈妈

    小斑马找妈妈,妈妈,孩子,斑马,儿童,前面,妈们,青草,羚羊,幻觉,草原上已经有

    鸭妈妈的雁宝宝

    鸭妈妈的雁宝宝,妈妈,宝宝,南方,鸭子,儿童,脖子,不长,怎么会,从来不,这是一

    兔妈妈骗狼

    兔妈妈骗狼,妈妈,玉米,孩子,后面,咳嗽,时间,大灰狼,咳嗽声,儿童,暂停00:01

    母鸡妈妈扎篱笆

    母鸡妈妈扎篱笆,妈妈,宝宝,母鸡,孩子,篱笆墙,口气,扎好,半夜里,睡觉了,母妈

    小灰狼和狼妈妈

    小灰狼和狼妈妈,妈妈,婴儿车,宝宝睡前故事,灰狼,几天,做运动,妈妈帮,好吃

    鸡妈妈斗黄鼠狼

    鸡妈妈斗黄鼠狼,妈妈,孩子,母鸡,宝宝睡前故事,午餐,怎么才能,地方,鼻子,心

    小袋鼠帮妈妈

    小袋鼠帮妈妈,妈妈,青菜,宝宝睡前故事,气喘,宝宝,怎么做,时候,满头大汗,篮

    小雨滴找妈妈

    小雨滴找妈妈,妈妈,小狗,背上,宝宝睡前故事,雨滴,灯芯草,热乎乎,身体,热量

    野山梨妈妈

    野山梨妈妈,妈妈,地方,山梨,宝宝睡前故事,美味,背上,孩子,生长,刺猬,  小

    勇敢的妈妈

    勇敢的妈妈,妈妈,一块,黑熊,咬到,宝宝睡前故事,引起,手伸,伸到,准备,今天分

    兔妈妈认孩子

    兔妈妈认孩子,妈妈,孩子,经理,真假,青草,肚子疼,怎么会,儿童,一蹦一,小白兔

    猫妈妈搬家

    猫妈妈搬家,妈妈,孩子,准备,宝宝睡前故事,快走,想动,喘气,吃力,喝水,猫妈妈

    妈妈大侦探

    妈妈大侦探,妈妈,小狗,宝宝睡前故事,橘子汁,眼睛,油炸花生米,葡萄,病了,番

    小贝壳找妈妈

    小贝壳找妈妈,妈妈,妈妈是,时候,贝壳,宝宝睡前故事,身上,睡到,很小,眼小,一

    兔妈妈的小帮手

    兔妈妈的小帮手,妈妈,宝宝,西红柿,白菜,上有,宝宝睡前故事,洗头发,脸上,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