宛如平常一首歌

宛如平常一首歌

  以往,接触过不少高三学生的家长,许多人为孩子高考复习期间,因负担过重造成的情绪易变、性格扭曲等心理压力感到不安,甚至不知所措。梁晓声的儿子梁爽(北京铁道附中学生)今年也参加高考,可从电话交谈的缓缓语调中,却没听出他对孩子面临的大关有什么异样的反应。带着对这一问题的关注,我们来到了他家。

因食物中毒倒在床上几日的梁晓声,体质还没有得到充分的恢复,但为了接待我们,还是硬撑着身体爬起来。

这位有着强烈责任感的作家谈起教育来充满了深深的忧虑和热切的祈望。针对前些年的教育现状他说:“尽管有关部门三令五申禁止办补习班,减轻学生的课业负担;可是面临着社会的巨大压力,学校、家长为了学生、孩子能考上理想的大学,有意无意间在他们读五六年级或更小的年纪时,就将他们推向了‘拳击台’。他们的对手可以毫不夸张地说就是我们的教育现状、就业现状。这就好象我们平日告诉孩子不必每天练长跑、练体力、练耐力……但是所有的这些都代替不了他们要上拳击台。谁不练谁就干吃亏。因为升学还要靠分数;从名牌大学毕业才会找到高薪的岗位。幼小的孩子一直这样踉踉跄跄地挺下来,他们心理承受的压力一点儿不亚于做家长的。”

针对此现象,身为家长的梁晓声采取了“以柔克刚”的“对策”。他说:“对孩子,我不主张鞭催式的教育,而是主张对他们进行快乐式教育。从来不强迫孩子在班里一定要考前几名,所以孩子没有过重的心理负担。在这种较为宽松的家庭氛围中,我有意识培养他读好书。我将我看到的一些报刊上的优秀散文、幽默故事亲自剪下来,在他功课之余送给他。这样一来可为他提供高质量的精神食粮,培养他的阅读、鉴赏能力;另一方面也是对他紧张的学习生活的一种调解。久而久之,儿子不仅养成了阅读好书的习惯,在课余时间看了不少文学读物,增长了文学知识;在生活中也学得有了几分幽默感。”说到兴奋处,梁晓声走到床前,翻开几份报纸,指着上面画有标记的幽默画说:“这就是我为儿子选的。”我们凑过去看,是一幅《无题》画,令人忍俊不禁的背后是耐人寻味的思考。面对眼前的情景,禁不住对这位明智的父亲暗暗叫好。面对高考的压力,我们众多的家长究竟做得如何呢?有多少人像督军般严厉地督着孩子学习,加时加点一刻也不给孩子喘息的时间。而梁晓声会在儿子复习紧张疲劳时,主动地拉着他看看光盘,聊聊天,转移话题,使之精神放松。

对此,他的观点是:“对于高考,就如同运动员参加竞技比赛一样,不做准备不行;但只要自己尽了力,结果就不是自己能左右的了。不能因为考不好要死要活的。”他经常对孩子这样说,努力让他接受自己的观点。

顺其自然。物尽所能,是梁晓声对孩子成长的期望。这种辩证的观点不仅来自于他对事物认识的深刻性,更鲜明地反映了一位名作家的人生观和人才观。

在一般人眼中,望子成龙是被家长们认为天经地义的事;以学分高低论英雄更为普通大众司空见惯。由此推断,一些人也会认为梁晓声是名人,他对孩子的期望值一定更高,会是“青出于蓝而胜于蓝”;他一定更会看中高分、名校。梁晓声却不这样认为。他曾对孩子谈过:“有机会接受高等教育对人的一生很重要,但不是绝对的,邱吉尔、巴尔扎克上中学时都不是成绩好的学生。关键是根据个人的条件选准人生的坐标,定好位,发挥自己所长。”

为了与儿子更融洽地交流,潜移默化地影响他,伴随着孩子年龄的增长,梁晓声还采取了一些必要的正面引导。他和儿子就曾讨论过:“人怎样度过自己的一生才算是值得的?”“普通人的生活是不是幸福的?”他开宗明义地对儿子讲:“我以为平平淡淡才是真。一个人有一份普通的工作,有一处住房,过着普通人的生活,这没有什么可感到羞耻的。在我国,有将近13亿人口,能读到博士的有多少人啊,毕竟是极少数;能考上大学的又占总人数的百分之几呢?绝大多数人注定是普通人,可为什么那么多的普通人一定要自己的子女拼死拼活地往不切实际的目标愣钻呢?或许是一些做家长的当年由于‘文革’的原因没能读上大学,故而就把希望寄托在孩子的身上,要让孩子们替他们争气。但能否上得了大学,考上什么样的大学,这要看孩子的潜能。我没发现孩子有特殊优秀的潜能,认为他今后就是一个普通的公民。我之所以对他进行这种教育,就是让他知道这样一个事实。话又说回来,我对孩子分析,即使是读了博士,出了名,有了高薪,一个人还不是只吃有限的食物,睡一张床。这样,孩子就很容易接受我的观点,把名利看的很淡,学习的心态就很好。”

梁晓声对孩子的分析是客观的,是为孩子所能接受的。试想,如果更多的家长能拨开眼前的迷雾,把一些道理通过浅显的事实讲给孩子们听,使他们对高考、对自身的实力、前途等有个清醒的实际的认识,那将会给他们减少多少不必要的压力和避免多少恶果的发生啊!

有时候,儿子也会谈到理想。梁晓声就会不失时机地教育他:“现在有些人把理想理解为上名牌大学,出国深造、做商业精英,出门坐豪华汽车,家居舒适

别墅……如果所有的人都树立这样的理想,成吗?”面对多元化社会对孩子们的影响,我们做家长的真该像梁晓声一样,给孩子们一些正确的引导、启迪和教育。

梁晓声教子虽说是宽松式的,但决不意味着娇惯。写到这里,不禁联想到采访时给梁晓声拍照的一个情节:我提议,既然是写家教方面的文章,还是配发一张梁晓声与儿子的照片为好。但这一建议马上被梁晓声否决了:“他还在成长阶段,这样做对他不好。”

梁晓声的教子方法,使我们不禁联想到鲁迅先生的一段话:“父母对于子女,应该健全的产生,尽力的教育,完全的解放。”

在梁晓声和风细雨式的家庭教育中,他的儿子健康地成长起来。他不仅能正确地对待学习,还学会了体贴别人,为大人分担忧愁。梁晓声是社会知名人士,是文坛的高产作家,他的作品直面人生,他的人格刚正不阿,伴随着他的作品的诞生,间或也会出现争论等,每每涉及到他在报刊上的文章、信息反馈到儿子那儿,他回到家总会主动地来到爸爸身边,善解人意地帮助患有严重颈椎病的梁晓声边做颈部按摩,边聊天,有时还会给爸爸选好光盘,依在爸爸身边一起看。有时,梁晓声遇到苦恼,也会找儿子交流,许多时候从儿子的态度中寻求到支持。梁晓声说:“我是个写作者,遇到文坛上的一些议论,作为一个有七情六欲的人来说,有时也挺生气,有时也思考着:要不要做出反应?这时,儿子就会帮我分析:‘这种事就好像在饭店吃饭,身上被人洒上了酒水,你找人吵是什么结果?你自己擦擦又是什么结果?’孩子举的例子虽然很简单,我激愤的情绪得到化解,感到很高兴。我从孩子对人宽厚这点上受到启发……”

如若不走进梁晓声的内心深处,不会想到这位当今火暴全国的电视剧《钢铁是怎样炼成的》的改编者家中的教子故事,是那般的平凡,却又那般的感人,就宛如平常的一首歌。

推荐阅读

    两个国王的孩子

    两个国王的孩子,时候,玻璃,孩子,胡桃,时间,工作,安眠药,起白,分头,  从前

    圣母的孩子

    圣母的孩子,孩子,两个儿子,核桃,全身,时候,王后,猛地,眼睛,四岁,  大森林

    夏娃的孩子们

    夏娃的孩子们,孩子,做面包,毛衣,梳头,儿童,穿衣,身体,胁骨,地方,亚当和夏娃

    顽皮的孩子

    顽皮的孩子,孩子,心里,一支箭,时候,冻得,射进,创伤,腋下,全身,  从前有一

    数星星的孩子

    数星星的孩子,孩子,仪器,嘴里,报告,边有,几天,为什么会,老百姓,蹲着,张衡,公

    画蛋的孩子

    画蛋的孩子,鸡蛋,孩子,达芬奇,方法,老是,第一,喜欢,四岁,儿童,达芬奇自幼喜

    金钱与精神

    金钱与精神,精神,价格,时候,喝的,多久,半个月,环境,作用,方法,记得曾经看到

    墓里的孩子

    墓里的孩子,孩子,妈妈,时候,眼睛,头上,地方,心里,责任,身体,  屋子里充满

    南瓜星上的孩子

    南瓜星上的孩子,南瓜,孩子,妈妈,六岁,四岁,三岁,用干,儿童,两岁,宇宙中有一

    雪孩子

    雪孩子,孩子,妈妈,龙眼核,浑身,眼睛,儿童,胳膊,猛地,摸到,下了一场大雪,小木

    兔妈妈认孩子

    兔妈妈认孩子,妈妈,孩子,经理,真假,青草,肚子疼,怎么会,儿童,一蹦一,小白兔

    好孩子懂礼貌

    好孩子懂礼貌,妈妈,一朵,松鼠,扭头,摇头,宝宝睡前故事,吃完饭,孩子,哥哥,松

    鲤鱼妈妈找孩子

    鲤鱼妈妈找孩子,妈妈,鲤鱼,鲫鱼,孩子,宝宝,长胡子,去医院,带孩子,不长胡子

    小猪家的时间

    小猪家的时间,时间,取下,宝宝睡前故事,小马,钟表,日历,新衣,拉起,箱子,今天

    猫妈妈和三百个孩子

    猫妈妈和三百个孩子,妈妈,孩子,上有,宝宝睡前故事,回事儿,猫咪,时候,休息

    买死驴的孩子

    买死驴的孩子,孩子,父亲,原因,电话,期间,塞到,打过,动力,打骂,睡前故事买死

    出租时间的熊爷爷

    出租时间的熊爷爷,时间,头发,身上,时候,心里,东方,女巫,心脏,打扮,睡前故事

    灰孩子

    灰孩子,赫拉,孩子,国家,地方,准备,后面,脸上,妈妈,脏东西,睡前故事灰孩子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