孩子行为非常粗暴时该咋办

孩子行为非常粗暴时该咋办

  许多父母都向我抱怨说:“我的孩子动不动就推搡甚至殴打其他的小朋友。当他自己不顺心的时候,不管什么东西拿起来就乱扔乱砸。”男孩子们在这方面情况尤其严重。

  为什么这么小的孩子会做出如此粗暴的行为呢?对于这一点,专家和学者们的意见是,“这主要是由于人类天生就具有的攻击性倾向和性本能所致”。也就是说,在我们人类自身长期的进化过程中,为了保护自己、使自己这个生物个体能够生存下去的本能,慢慢地转化为一种攻击性倾向,潜藏在我们每个人的身体之中。因此,我们不能绝对地说,攻击性本能一定是一种坏的、负面的东西,它是使我们人类克服困难、从而能够在这个世界上生存下去的一个重要力量。

  当孩子长到两岁左右、能够独立行走、可以表达自己意思的时候,这种攻击性的本能就会正式地表现出来。刚开始,它会采取这样一些形式表现出来:当孩子不顺心的时候,他会扔东西,并对它乱咬乱踩。等孩子再大一点以后,他就会故意地和自己的父母反着来、顶着干。父母不要他做什么,他偏要做什么。从而成为我们通常所说的“调皮蛋”。

  那么,父母们是不是可以把孩子的这些行动统统视为人类所具有的一种自然的本能,对他们就此放任不管了呢?实际上,如果孩子的这类行动没有超出一定的界限,达到比较危险的程度的话,即使你对他放任不管,随着孩子年龄的逐渐增大,他们的这种粗暴行为自然会有所好转。因此,父母对孩子类似的行动,可以适当地包容。但是,当你认为孩子的行为已经非常过分、已经达到了相当危险的程度的时候,最好还是对他们的行为加以控制。这并不是说,你要强制性地对孩子与生俱来的这种本能加以遏制,而是说,你要教给孩子,如何按照我们这个社会的秩序和习惯来表达自己的意思和愿望。父母这种持续不断的努力,我们一般称之为“家庭教育”。

  那么,孩子攻击性的行为在什么样的情况下可以被容忍,又要达到什么样的程度,父母才可以对其加以控制呢?对这个问题的解答没有固定不变的答案,随着每个家庭文化和生活环境的不同,答案也是各不相同的。不过,无论如何,在父母对孩子的控制和孩子对自己的“自律”之间,一定要维持某种程度的平衡。

  如果父母对于孩子的攻击性行为不是尽可能地给予包容或妥协,而是经常一贯地对他们进行身体上的惩罚或者动辄对他们进行严厉的训斥,那么孩子也会在不知不觉之中以自己的父母为榜样,模仿父母的行为。在这样的父母身边长大的孩子,当他们和自己的弟弟妹妹们,或者是和他的朋友们意见不一致的时候,就会用父母对待自己的方法来对待别人。而且,这些孩子长大以后,他们用"以暴制暴"的方法来解决问题的可能性也非常大。

  特别是对那些2-3周岁的孩子,父母们一定要学会用适当的方法来解决他们身上表现出的攻击性倾向。你一定要牢记这样一个简单的道理:“父母的行为是孩子的一面镜子”。

  我经常会接触到这样一些孩子:在他们成长发育的过程中,父母在如何处理攻击性倾向的问题上没有把握的很好,结果当他们长大以后,就成了一个行动粗暴、反抗性极强的孩子。许多父母都认为,对孩子的各种“毛病”一定要事先加以纠正,因此,他们对孩子所有的具有攻击性倾向的行为,不论大小,都试图加以干涉和控制。这些孩子中有相当多的一部分,在上小学以后,都变成了经常反抗老师、欺负同学的孩子。

  一个家庭如果同时抚育两个男孩,哥哥和弟弟的年龄差距很小的情况下,如果当哥哥欺负自己弟弟的时候,父母经常对他进行严厉惩罚的,那么,这个孩子在稍微长大一点以后,成为反抗性极强的孩子的可能性也会非常大。另外,如果孩子主要由祖父母抚养、并和他们经常生活在一起,他的爷爷和奶奶对他的要求经常会无条件地接收;相反,作为对这种做法的一种反动,父母则常常会对孩子严加管教。在这种情况下,孩子就不可能得到始终一贯的管束,很容易成长为一个不懂礼貌、反抗心极强的孩子。为了避免这类极端状态的发生,使孩子能够适当地表现自己的攻击性倾向,也能够学会进行自我克制,父母们必须采用一些明智的方法来对待自己的孩子。当你的孩子开始表现出一定的攻击性倾向的时候,你首先应该冷静下来,认识到这是“该发生的事情终于发生了”,然后再沉着地加以应对,千万不能由着自己的情绪来。

  不过,当孩子实施了某些攻击性行为的时候,你既可以沉着冷静地加以应对,也可以在适当的时候,对他们采取一些轻微的“制裁”措施。如果孩子们还是不听话,你可以适当地睁一只眼闭一只眼,不必过问,为双方都留下一些余地。尽管如此,你也必须连续不断地用你的话语和行动,明确地告诉你的孩子:他的所作所为是不正确的,妈妈并不认可。

  对大多数小女孩来说,对她们施加这种轻微的“制裁”已经足够了。可是,对于一些性情暴烈的小男孩,他们会继续表现出某些较强的攻击性倾向。在这种情况下,父母们一定不能就此退让或干脆完全放弃,而要同步地加强你应对措施的强度。

  比如说,当孩子长到3-4岁的时候,父母可以在房间的一角设置一把“反省椅”,当孩子的行为非常暴烈、显然已经超过了一定程度的时候,父母就可以强迫他们坐在椅子上,让他们在上面最少呆上1-2分钟左右的时间,进行自我反省。不过,需要注意的是:这时你不能关上房门,让他一个人呆在家里,也不能在房间变得非常幽暗的时候让他进行这种反省。因为如果你要这么做,就会使孩子感到过分的恐惧,根本就没有反省的时间和余地。

  在对孩子进行这种“制裁”之前,母亲一定要认真地检查一下孩子生气的原因。如果孩子生气和发火的原因在于周围的环境和父母的失误,那么就绝对不能对孩子进行这样的制裁。在这一问题上,对可能导致孩子们生气发火的状况,进行预先的防止,要比等到孩子们因为生气发火而做出暴烈行为以后,再对他们进行制裁更重要。

推荐阅读

    圣母的孩子

    圣母的孩子,孩子,两个儿子,核桃,全身,时候,王后,猛地,眼睛,四岁,  大森林

    夏娃的孩子们

    夏娃的孩子们,孩子,做面包,毛衣,梳头,儿童,穿衣,身体,胁骨,地方,亚当和夏娃

    顽皮的孩子

    顽皮的孩子,孩子,心里,一支箭,时候,冻得,射进,创伤,腋下,全身,  从前有一

    数星星的孩子

    数星星的孩子,孩子,仪器,嘴里,报告,边有,几天,为什么会,老百姓,蹲着,张衡,公

    画蛋的孩子

    画蛋的孩子,鸡蛋,孩子,达芬奇,方法,老是,第一,喜欢,四岁,儿童,达芬奇自幼喜

    墓里的孩子

    墓里的孩子,孩子,妈妈,时候,眼睛,头上,地方,心里,责任,身体,  屋子里充满

    南瓜星上的孩子

    南瓜星上的孩子,南瓜,孩子,妈妈,六岁,四岁,三岁,用干,儿童,两岁,宇宙中有一

    雪孩子

    雪孩子,孩子,妈妈,龙眼核,浑身,眼睛,儿童,胳膊,猛地,摸到,下了一场大雪,小木

    兔妈妈认孩子

    兔妈妈认孩子,妈妈,孩子,经理,真假,青草,肚子疼,怎么会,儿童,一蹦一,小白兔

    好孩子懂礼貌

    好孩子懂礼貌,妈妈,一朵,松鼠,扭头,摇头,宝宝睡前故事,吃完饭,孩子,哥哥,松

    鲤鱼妈妈找孩子

    鲤鱼妈妈找孩子,妈妈,鲤鱼,鲫鱼,孩子,宝宝,长胡子,去医院,带孩子,不长胡子

    小猪家的时间

    小猪家的时间,时间,取下,宝宝睡前故事,小马,钟表,日历,新衣,拉起,箱子,今天

    猫妈妈和三百个孩子

    猫妈妈和三百个孩子,妈妈,孩子,上有,宝宝睡前故事,回事儿,猫咪,时候,休息

    买死驴的孩子

    买死驴的孩子,孩子,父亲,原因,电话,期间,塞到,打过,动力,打骂,睡前故事买死

    出租时间的熊爷爷

    出租时间的熊爷爷,时间,头发,身上,时候,心里,东方,女巫,心脏,打扮,睡前故事

    灰孩子

    灰孩子,赫拉,孩子,国家,地方,准备,后面,脸上,妈妈,脏东西,睡前故事灰孩子鳄

    孩子和蜗牛

    孩子和蜗牛,孩子,眼睛,蜗牛,玫瑰花,榛子,身体,心里,缩在,不来,睡前故事孩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