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践:沟通家庭、学校、社会教育的桥梁

实践:沟通家庭、学校、社会教育的桥梁

当今世界的竞争,归根到底是经济实力的竞争,是科技的竞争,是人才的竞争,关键要靠教育。振兴中国经济,迎接新世纪的挑战,对人才提出了更高的要求。与之形成鲜明对比的是,独生子女现象虽然是个老问题,但它带来的负面影响一直没有得到很好的解决,这不能不引起教育者的关心和忧虑。笔者认为,面对孩子身上的缺陷,训练重于指责。很多时候,不是我们的孩子有问题,而是我们的教育有问题。学生有这样那样的不对,是很正常的。事实往往是:学生懂的道理很多,而行动上却又是另外一回事。这不是教育的不够,而是训练的不够。有意识、有目的地创设一定的情境、创造一定的机会,让学生参加社会实践,把所懂得的道理落实到行动上,把所掌握的知识运用到实践中,这不是教育的新课题,但却是我们做得不够,需要解决的问题。

社会实践,是对学生“养成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是注重对学生进行训练、帮助学生认识自我的有效途径。引导学生参加社会实践活动,能有益补偿家庭教育、学校教育、社会教育在引导学生学以致用、言行一致方面的不足,通过学生用自己的眼睛去看、用自己的耳朵去听、用自己的头脑去分析,动手动脑,增强感性认知,把外在教育要求内化为自我发展动力,自我发现,自我提高,培养良好的情操和意志。

要让学生参与社会实践,人们思想上有认识,行动上却不够重视。家长关心的是孩子的学习成绩,学校追求的是升学率,社会注重的是经济效率,社会实践仍然是可有可无的东西。教育的重点应该放在哪里?到底什么是教育?雅斯贝尔斯在《什么是教育》这本书里说:"教育是人的灵魂的教育,而非理智知识和认识的堆集。"光教给孩子知识,只重视孩子的文化学习,这不是完全的教育。完全的教育,是把孩子作为一个完整的人来培养的工作。作为一个人,孩子不仅需要知识,他更需要灵魂!他还有情感、意志、信仰、交往、行为规范等方面需要培养和发展。为避免我们的教育变成没有灵魂的教育,就要重视孩子的需要,不仅让孩子学,更要让孩子在实践中用,学用相长,才能最终达到教育的目的。对社会实践需要有一个再认识的过程,摆正它在教育中的位置,才能充分发挥社会实践对于教育的推动作用,在家庭教育、学校教育、社会教育之间架起沟通的桥梁,使三者形成教育的合力,才能使教育真正为人服务,对人有帮助,使我们的学生成长为社会所需要的全面发展的人才。

一、社会实践是对家庭、学校、社会教育的有效沟通

1.从教育目的来讲,三者追求的目标一致

全面发展的教育目的、素质提高的教育目的,成为现时代家庭教育、学校教育、社会教育共同追求的目标。人的全面发展有一个基本特征,就是体力劳动与脑力劳动相结合,怎样使两者结合呢?教育与生产劳动相结合是实现人的全面发展的基本途径。当前,实践的活动方式使三种教育力量为了共同的愿望和目的结合起来,从不同的角度向学生进行一致的教育。

2.从学生本身发展的需要来讲,他们的才能、个性和潜能急待有发挥的场所

传统的教育形式重知识的传授,选拔人才的方式也是重知识的考核,造成的缺陷之一是中国缺少有创造力、有开拓精神的人才,才能的发挥、个性的培养、潜能的挖掘受到了限制。呼唤个性与能力、鼓励独创有思维,迫切需要给学生提供自我发展的机会,自我教育的场所。从学生本身发展的需要来讲,他们缺乏锻炼,渴望自主自立,在掌握一定理论的基础上,有必要开辟除课堂教学以外的其它的教育途径。我们的家庭、学校与社会只有共同创造学生参与的环境,才能形成一个新的教育资源,解决学生的燃眉之急。实践作为一种可行的方式,必会成为家庭教育、学校教育、社会教育关心的焦点,成为沟通三者的润滑剂。

3.从教育过程来讲,发挥双主体作用,必须为学生创造发展能力的情境

教育说到底是一种培养人的社会实践活动,它担负着塑造人的完满人格和高尚精神世界的基本职责。社会越发展,文明越进步,教育对人本身的关注就越显著。近半个世纪以来,教育在世界范围内大致经历了一个由知识本位到能力本位,再到人本位的发展历程。教育过程就是将社会本质和社会要求"内化"于受教育者主体的过程,教师是教育、教学活动的主体,学生是学习、创造活动的主体,学生不仅要学习知识,而且要发展能力,形成良好的道德品质。社会实践能力为学生提供最丰富的生活情景,让学生去面对各种各样的实际问题,分析、思考和解决,检验自己的水平,认识自己的不足,激发学习的内在需求,自觉自动地完善自我。忽略学生的主体性,很容易使教育成为一种外部的说教,缺乏亲和性和说服力。实践活动能使教育隐藏起灌输的痕迹,时刻赋予学生活动主体的角色,在潜移默化中学生养成良好的品行,把理论知识变成实际技能,活学活用,增长见识,促进教育由量变到质变,使教育内容转成学生自身稳固的东西,达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4.从三者沟通的手段来讲,以往的形式与方法存在局限

学校是教育教学的组织者,教育教学的成功离不开家庭与社会的教育配合,以往三者在联系方面仍然重外部教育、轻学生参与。实践的沟通方式,它所具备的优点在于能焕发出三者教育的活力,组成同一教育目标中的不同的教育层次,各司其职,避免重复教育,构成强有力的教育联合体。

二、充分发挥实践的作用,形成整合向上的教育合力

1.家庭教育中父母正确意识的树立首先重视对孩子的劳动教育。劳动是中华民族的美德,现代中国人的劳动意识淡漠,劳动能力、自理能力差。生活中有许多本该由孩子自己承担的责任,被家长包办代替了,使得孩子在这个年龄阶段应当具备的劳动能力减弱或丧失。这是因为我们的家长没有意识到劳动是孩子应尽的义务,家庭是由家庭成员组成的,每个家庭成员在享有家庭权利的同时,也应承担家庭义务,孩子即使年幼即使未成年,他也是家庭成员,他也应尽义务干力所能及的家务劳动,因为这是他应尽的义务之一。从另一角度来说,劳动是儿童生活的基本权利,因为孩子在劳动中学到知识,获得乐趣,因此,父母不要剥夺孩子参加劳动的权利。劳动教育是家庭教育的重要部分,对孩子今后的成长大有好处。

其次,注重与孩子的思想、情感交流,鼓励孩子参加实践。父母是儿童的启蒙者,家庭是儿童、青少年生活、学习的主要场所,经济上的联系,生活上的依赖,使学生和家长形成了极为密切的关系,极易接受家庭的教育和影响。家长鼓励学生参加社会实践,对学生进行思想上的动员和引导,使学生产生积极的参与态度,这是学生参加社会实践取得良好效果的关键。父母对孩子的教育,是父母与孩子互动的过程。孩子在参加社会实践之后,父母一定要倾听孩子的感受,与孩子进行思想、情感的交流,帮助孩子总结和提高。父母对孩子进行教育,一定要注意与孩子建立良性的积极的双向沟通关系,这样才能有利于营造和谐的家庭氛围,使教育活动能在父母、子女之间顺利进行。

2.学校教育要创造更多的实践机会在学校、家庭和社会三方面的联系中,学校起主导作用,实践活动在学校教育中不是没有得到开展,而是存在形式单一、内容不广、影响不深的缺陷,这源于社会支持的不够、学校改革的力度不够、家庭渴求的愿望不够。学校在办学思想上重视社会实践,在活动组织上做到求实创新,做到排除万难,坚定信心,开拓新颖、简单可行的实践方式,才能争取到社会、家庭更多的信任,把培养学生的任务扎扎实实落到实处。

3.社会教育要具备长远的利益观念学生参加社会实践,走出家庭,走出学校,走向广大的社会,必须依托于社会教育力量的支持,提供机会,提供条件,给予指导。必须有一批相对稳定的教育基地,社会教育力量要能够充分认识到实践对于孩子的重要性,应该把组织社会实践活动作为一项社会工程来抓,不逃避,不推诿,共同关心祖国的下一代。因此,社会教育力量的支持是实践能开展的保障。没有社会的支持,实践就成了一句空话,没有社会的支持,实践就成了空中楼阁,可想而不可行。社会教育力量只有具备长远的利益观念,才能变被动为主动,得到自己需要的人才。社会教育力量树立了长远的利益观念,才能满足学生从课外实践获取知识,发展能力的需要。

综合以上观点,笔者认为,人不是孤立的人,人所接受的教育也不是孤立的教育,科教兴国的战略必然要求家庭教育、学校教育、社会教育为培养人才进行最充分的联系。一个人潜能的发挥需要机会和合适的土壤,实践为人施展才能提供了条件,实践活动的开展需要整个社会大环境的重视,学校的精心组织,家庭的积极配合,从而使实践在家庭教育、学校教育、社会教育三者之间架起沟通的桥梁,促进教育焕发出前所未有的活力。

推荐阅读

    南瓜星上的孩子

    南瓜星上的孩子,南瓜,孩子,妈妈,六岁,四岁,三岁,用干,儿童,两岁,宇宙中有一

    雪孩子

    雪孩子,孩子,妈妈,龙眼核,浑身,眼睛,儿童,胳膊,猛地,摸到,下了一场大雪,小木

    兔妈妈认孩子

    兔妈妈认孩子,妈妈,孩子,经理,真假,青草,肚子疼,怎么会,儿童,一蹦一,小白兔

    鲤鱼妈妈找孩子

    鲤鱼妈妈找孩子,妈妈,鲤鱼,鲫鱼,孩子,宝宝,长胡子,去医院,带孩子,不长胡子

    猫妈妈和三百个孩子

    猫妈妈和三百个孩子,妈妈,孩子,上有,宝宝睡前故事,回事儿,猫咪,时候,休息

    快乐的儿童节

    快乐的儿童节,妈妈,小狗,身体,几天,康复,出院,好吃,着凉,前几天,儿童节快到

    买死驴的孩子

    买死驴的孩子,孩子,父亲,原因,电话,期间,塞到,打过,动力,打骂,睡前故事买死

    灰孩子

    灰孩子,赫拉,孩子,国家,地方,准备,后面,脸上,妈妈,脏东西,睡前故事灰孩子鳄

    “被犬教育”

    “被犬教育”,教育,时候,身体,责任,训练,地方,一块,时间,小狗,睡前故事“被

    孩子和蜗牛

    孩子和蜗牛,孩子,眼睛,蜗牛,玫瑰花,榛子,身体,心里,缩在,不来,睡前故事孩子

    谁是孩子的真正母亲

    谁是孩子的真正母亲,孩子,女人,时候,国家,洛阳,刘邦,时间,喝酒,时代,睡前故

    战胜命运的孩子

    战胜命运的孩子,孩子,时候,老人,四肢,疼痛,锻炼,耳聋,妈妈,身体,睡前故事战

    农夫和他的孩子们

    农夫和他的孩子们,葡萄,农夫,时候,宝宝睡前故事,耳朵,教育,埃索,茧子,民间

    买死驴的孩子

    买死驴的孩子,孩子,公司,农民,奖品,块钱,乡下,小伙子,幼儿,表示,  一个城

    六一儿童节的由来

    六一儿童节的由来,儿童,国际,国家,中国,统一,保健,社会,婴儿,时间,  儿童

    盖茨的父母怎么教孩子

    盖茨的父母怎么教孩子,公司,孩子,盖茨,智力开发,信息,异常,工资,工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