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白虹贯日

    白虹贯日

    白虹贯日,喜欢,地方,时候,准备,情况,脸长,伸进,知识,国家,成语故事白虹贯日战国时期,韩国有个叫聂政的人,其父是有名的铁匠,后被韩王杀害。聂政长大后因杀人避仇,与母亲、姐姐逃到了齐国,以屠狗为生。严仲子是濮阳(今河南濮阳)人,在韩哀侯朝中供职,与同朝的辅相侠累不和。据说侠累是个忌贤妒能、心胸狭窄的人,总是想尽办法把政敌除掉。严仲子不想被侠累谋害,便离开辅国,开始周游各国,同时也在寻找可以替他杀掉侠累的人。严仲子到了齐国后,就听人说聂政是个勇士,因为躲避仇家才到...

    2023-12-11
  • 百川归海的故事

    百川归海的故事

    百川归海的故事,社会,情况,国家,准备,时候,淮南,老是,百川,脸长,成语故事百川归海西汉的思想家、文学家刘安,是汉高祖刘邦的孙子,袭父封为淮南王。他爱好读书鼓琴,才思敏捷,曾召集宾客和懂得天文、医学、历算、占卜等数千人,共同编写了一部数十万字的书《鸿烈》,也称《淮南子》。《淮南子》中有一篇《泛论训》,讲了人类社会发展的一些情况,它的基本观点是符合历史唯物主义的。文章中写道:“百川异源,而皆归于海。”这篇文章曾提到以下内容:我们的祖先早...

    2023-12-11
  • 四海之内皆兄弟的故事

    四海之内皆兄弟的故事

    四海之内皆兄弟的故事,准备,天下,时候,情况,脸长,工作,国家,晋国,恩威,成语故事四海之内皆兄弟司马牛和子夏是孔子的学生。有一次司马牛向孔子请教如何做君子。孔子对他说:“君子不忧愁,不畏惧。”司马牛问道:“不忧愁,不畏惧,就叫做君子了吗?”孔子说:“君子经常反省自己;所以内心毫无愧疚,还有什么可忧愁、可畏惧的呢?”司马牛常常为自己没有兄弟而忧愁。子夏安慰他说:“我听说过&lsqu...

    2023-12-11
  • 负隅顽抗的故事

    负隅顽抗的故事

    负隅顽抗的故事,准备,时候,情况,脸长,国家,地方,眼睛,晋国,时间,成语故事负隅顽抗的故事战国时,有一年齐国发生饥荒,许多人饿死。孟子的弟子陈 臻(zhen)听到这个消息,急忙来找老师,心情沉重他说:“老师,您听 说了吗?齐国闹饥荒,人都快饿死了。人都以为老师您会再次劝说齐 王,请他打开棠地的谷仓救济百姓。我看不能再这样做了吧。” 孟子回答说:“再这样做,我就成为冯妇了。” 接着,孟子向陈臻讲述了有关冯妇的 故事。...

    2023-12-11
  • 紫芝眉宇

    紫芝眉宇

    紫芝眉宇,喜欢,紫芝,情况,喝酒,国家,准备,晋国,报告,两个月,成语故事紫芝眉宇元德秀是唐朝时的河南人,为人宽厚,少浮华。元德秀当鲁山县令时,县里有个人因偷盗被捕,恰好当时鲁山境内有虎为暴,那人请求去缚虎来赎自己的罪,元德秀答应了。官吏劝他说:“这是那人的诡计,他想逃走,你不怕受到牵连吗?” 元德秀说:“人应该讲究信义。如果有什么差错,由我一人来承担好了,决不连累别人。”第二天那人背着死虎回来了,一县人都感叹不已。由于元德秀平日里把自己的奉禄都接济了县里的孤遗,...

    2023-12-11
  • 一字之师的故事

    一字之师的故事

    一字之师的故事,准备,时候,情况,脸长,国家,晋国,后面,恩威,孩子,成语故事大笔如椽成语故事出处《晋书·王助传》殉(xun)梦人以大笔如椽与之,既觉,语人曰:“此当有大手笔事。”俄而帝崩,哀册说议皆淘所草。释义用来赞誉写作才能极高,并用来称颂着名的作家和作品、故事东晋的文士王玖从小才思敏捷,胆量很大,散文和诗赋都写得很好,二十岁时便被大司马桓温聘为主簿。有一次,桓温为了试王殉的胆量,在大司马府聚会议事的时候,故意骑一匹马,从...

    2023-12-11
  • 汉代养老令的由来

    汉代养老令的由来

    汉代养老令的由来,老人,情况,准备,待遇,时候,国家,天下,嘴里,晋国,成语故事汉代养老令的由来西汉初期,国家刚刚恢复安定,皇帝就颁布了养老诏令,凡80岁以上老人均可享受“养衰老、授几杖,行糜粥饮食”的待遇。汉高祖下诏,凡五十岁以上的子民,若人品好,又能带领大家向善的,便可担任“三老”职务,由乡而县,与县令丞尉“以事相教”,尽免徭役,每年十月还赐予酒肉。汉文帝诏令:“老者非帛不暖,...

    2023-12-11
  • 三折其肱的故事

    三折其肱的故事

    三折其肱的故事,国家,准备,时候,华美,情况,治疗,晋国,痊愈,滋润,成语故事三折其肱的故事晋国时,有范氏和中行氏两个集团的人,准备起兵攻打晋定公;当时有人指出战事成功和失败的关键,要看民众是否支持,假如不能取得民众的信任和支持,便将失败无疑。范氏和中行氏起兵攻打晋定公是一种反叛行为,民众自将不会支持也们的。何况晋定公自己曾经伐君失败,落得流居异国的田地,可以说是经历过失败的过来人。正如一个经过三次折伤手臂的人,虽经医疗后获得痊愈,但他已尝透了折臂的滋味;在几次三...

    2023-12-11
  • 一网打尽的故事

    一网打尽的故事

    一网打尽的故事,时候,准备,国家,情况,晋国,引起,助兴,报告,大夫,成语故事一网打尽【释义】全部捉在网中,一个也不漏。比喻把自己的对立面或坏人全部逮住或彻底消灭。【出处】宋·魏泰《东轩笔录》。北宋时,进奏院主官苏舜钦是当时着名的诗人,他少年时就胸怀大志,是被当时政治革新派首领范仲淹推荐提拔起来的。他豪爽激进,屡次上书宋仁宗皇帝,议论时政得失,批评当时的宰相吕夷简,引起吕的强烈不满,致使吕夷简想伺机陷害苏舜钦及其改革派。有一年秋天,恰逢赛神会...

    2023-12-11
  • 贾人渡河

    贾人渡河

    贾人渡河,时候,情况,地方,老百姓,国家,渔夫,浑身,回事,准备,成语故事贾人渡河贾人渡河,比喻说话不讲信用,言而无信。商人许金不酬,失信于人,终遭灭顶之灾;渔者见死不救,只图一时痛快。充分体现了人情的淡薄。告诫我们要守信用,否则会受到惩罚。现代人看来,“商”和“贾”的语意无大差别,都是贸易的意思;但在古时候,“商”和“贾”在经营方式上却有所不同,所谓少卖为&ldqu...

    2023-12-11
  • 自相矛盾

    自相矛盾

    自相矛盾,时候,准备,手上,情况,时间,脸长,国家,晋国,脸上,成语故事自相矛盾楚国有一个卖兵器的人,他在集市上既卖盾又卖矛(古时候,矛和盾都是作战用的武器。矛用来刺杀敌人,盾则用来保护身体,以免被对方的矛刺中),为了让人家愿意买他的东西,使自己的商品尽快出手,他不惜夸大其辞、言过其实地高声炒卖。他首先举起了手中的盾,向着过往的行人大肆吹嘘:“列位看官,请瞧我手上的这块盾牌,这可是用上好的材料一次锻造而成的好盾呀,质地特别坚固,任凭您用什么锋利的矛也不可能戳穿它...

    2023-12-11
  • 宾至如归的故事

    宾至如归的故事

    宾至如归的故事,时候,情况,大夫,准备,国家,报告,晋国,时间,两个月,成语故事宾至如归的故事客人到这里就像回到自己家里一样。形容主人待客热情、周到,来客感到满意。这个成语来源于《左传.襄公三十一年》,宾至如归,无宁灾患,不畏盗寇,而亦不患燥湿。子产,即公孙侨,是春秋时郑国的大夫,曾当过多年国相,执掌郑国政权。公元前542年,子产奉郑简公之命出访晋国,带去许多礼物。当时,正遇上鲁襄公逝世,晋平公借口为鲁国国丧致哀,没有迎接郑国使者。子产就命令随行的人员,把晋...

    2023-12-11
  • 上下其手的故事

    上下其手的故事

    上下其手的故事,国家,时候,准备,华美,情况,治疗,晋国,恩威,黑头,成语故事三折其肱的故事晋国时,有范氏和中行氏两个集团的人,准备起兵攻打晋定公;当时有人指出战事成功和失败的关键,要看民众是否支持,假如不能取得民众的信任和支持,便将失败无疑。范氏和中行氏起兵攻打晋定公是一种反叛行为,民众自将不会支持也们的。何况晋定公自己曾经伐君失败,落得流居异国的田地,可以说是经历过失败的过来人。正如一个经过三次折伤手臂的人,虽经医疗后获得痊愈,但他已尝透了折臂的滋味;在几次三...

    2023-12-11
  • 临渊羡鱼

    临渊羡鱼

    临渊羡鱼,孩子,时候,准备,情况,喜欢,国家,晋国,报告,来会,成语故事临渊羡鱼临渊羡鱼,不如退而结网整个词语的意思:临:面对;渊:深水;羡:希望得到。意思是站在水边想得到鱼,不如回家去结网。比喻只有愿望而没有措施,对事情毫无好处。也比喻空怀壮志,不如实实在在地付诸于行动。 或者比喻只希望得到而不将希望付诸行动。 就叫作“临渊羡鱼”。阿智喜欢游泳,也喜欢教别人游泳,不过,他带出来的徒弟只有两个——一个是他的侄子、另...

    2023-12-11
  • 处堂燕雀

    处堂燕雀

    处堂燕雀,准备,时候,脸长,情况,国家,晋国,六岁,黑头,脸上,成语故事处堂燕雀处堂燕雀比喻生活安定而失去警惕性。也比喻大祸临头而自己不知道。战国后期,秦国攻打赵国,赵国的近邻魏国却见死不救,认为这对魏国有利,魏国相国子顺可不这样认为。他认为秦国势力强大,侵略成性,魏国不能像房梁下的燕雀那样过着安逸的生活,因为房屋发生了火灾,燕雀就没有栖身之处了。【典故】燕雀处一屋之下,子母相哺,煦煦然其相乐也,自以为安矣。灶突决,火上,栋宇将焚,燕雀颜色不变,不知祸之将及也...

    2023-12-11
  • 一事无成的故事

    一事无成的故事

    一事无成的故事,时候,准备,国家,脸长,情况,晋国,报告,六个月,脸上,成语故事一事无成的故事唐朝的时候,有一个人当了省郎的官,因官运不怎么亨通,不管做甚么事情,往往都不如他的心意,所以时时出去,想藉游玩散散心。有一天,他到了京国寺,游倦了,就寄宿在寺里。晚上做了一个梦;他梦中走到一处岩石下,碰到一位老和尚;在老和尚的面前,有一个极小香炉,炉檀香烟袅袅上升。老和尚对省官说道:“这小香炉中的香烟还是你许愿时留存下来的,现在你已做了三世人了。你一世...

    2023-12-11
  • 有备无患的故事

    有备无患的故事

    有备无患的故事,喜欢,准备,时候,国家,情况,脸长,知识,伸进,地方,成语故事有备无患的故事春秋时,晋悼公当了国君以后,想重振晋国的威名,像他的 先祖晋文公一样,称霸诸侯。 这时,郑国是一个小国,一会儿和晋结盟,一会儿又归顺楚国。 晋悼公很生气,公元562年,他集合了宋、鲁、卫、刘等11国的部队出 兵伐郑。邻简公兵败投降,给晋国送去大批礼物,计有兵车一百辆, 乐师数名,一批名贵乐器和十六个能歌善舞的女子。 晋悼公很高兴,把这些礼物的一半赏赐给魏绛,说: &ldqu...

    2023-12-11
  • 一尘不染

    一尘不染

    一尘不染,准备,国家,情况,脸长,晋国,壁上,脸上,后面,孩子,成语故事一尘不染唐高宗年间,弘忍大师开坛讲学,当时他的手下有五百余名弟子,最有慧根的当属大弟子神秀。神秀,俗姓李,陈留尉氏(今河南尉氏县)人。少年时为儒生,游学江南,博览经史。唐高祖武德八年(公元625年),神秀在洛阳天宫寺出家。五十岁那年,他翻山越岭,不远千里,投身到弘忍的门下,从事打柴、汲水等劳役以求法。六年来,他夜以继日在弘忍身边服侍,深为弘忍器重,于是被擢升为上首弟子。在当时,神秀被大家公认为...

    2023-12-11
  • 叶公好龙的

    叶公好龙的

    叶公好龙的,喜欢,时候,准备,情况,伸进,脸长,国家,知识,地方,成语故事叶公好龙的成语故事【注音】yè gōng hào lóng【成语故事】春秋时期,楚国有一个自称叫叶公的人。叶公经常对别人说:“我特别喜欢龙,龙多么神气、多么吉祥啊!”于是当他家装修房子的时候,工匠们就帮他在房梁上、柱子上、门窗上、墙壁上到处都雕刻上龙,家里就像龙宫一样。就连叶公自己的衣服上也绣上了栩栩如生的龙。叶公喜欢龙的消息传到了天宫中真龙的耳朵里,真龙想:“没想到人间还有一个这样喜欢我的...

    2023-12-11
  • 一箭双雕

    一箭双雕

    一箭双雕,总经理,珠宝,长孙,国家,情况,本来,公开,准备,紧张,成语故事一箭双雕长孙晟(shèng)字季晟,是南北朝北周时洛阳人。他聪敏过人,又有军事学识和本领,特别善于射箭。所以,十八岁时就当了一名禁卫东宫的武官。那时,北方游牧民族突厥的首领摄图和北周互派使节往来。为了炫耀各自的实力,双方都选派有勇有智的人充当使者,但傲慢的摄图对北周派来的使者大都瞧不起。有一年,北周的皇帝为了进一步安定突厥,决定把一位公主嫁给摄图。为了安全起见,派长孙晟率领一批将士护送公...

    2023-12-11
1 2 3 4 5 6